【而唐朝使臣就更厲害了,一人滅一國。】
【唐朝使臣王玄策,因外交被囚。】
【幸好,他趁著夜色冒險脫困,借了吐蕃八千騎兵之後,直接剿滅了囚他的天竺王。】
......
李世民聞言,驚愕之情溢於言表。
他難以想象,此人並未動用大唐的一兵一卒,便令一國覆滅!
如此勇猛的外交官,實乃大唐之奇才!
然而,當李世民冷靜下來,細細品味這一連串事件時,突然覺得有一絲不對勁來。
王玄策之勇,固然令人欽佩,但其行事之魯莽,卻也不容忽視。
吐蕃在西域瘋狂擴張,乃大唐之患。
不過大唐還有東突厥、高句麗等外敵環伺,所以對吐蕃是以守為主。
若是王玄策出使天竺,能成功和天竺談妥,共同牽製吐蕃的發展,此乃上上策。
遺憾的是,王玄策的意外被俘,以及後續借兵吐蕃之舉,似乎都偏離了這一初衷。
而吐蕃借王玄策騎兵,亦是彆有深意。
看似王玄策一人滅一國,取得了勝利,實際上卻是吐蕃人借王玄策之手,滅掉了他們潛在的敵人和心腹大患。
想必,這便是吐蕃願意出兵相助的真正原因。
而若是王玄策攻下天竺之後,未能有效經營與控製這片土地,使其成為製衡吐蕃的力量,吐蕃將會趁機直接坐大,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想到這裡,李世民的眼神逐漸變得深邃而銳利。
日後在選派使臣時,他必須更加慎重。
或許他不會選用王玄策這樣的猛將。
雖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王玄策是在情勢危急之下,才未經大唐的請示,自作主張向吐蕃借兵。
但是一個能輕易調動異**隊的使臣,還是會讓他內心有些介懷。
而且吐蕃痛快借兵的前提,是王玄策的背後站著的是強大的且讓人膽寒的大唐王朝。
然而,若每個使臣都效仿王玄策,仗著唐朝的威名在外借兵打仗,必將引發無數難以預料的麻煩。
雖然王玄策確實是事出有因,但始終是越權了。
所以,他無論如何也不會讓王玄策掌握實權。
這樣的人,其行事方式確實令他有些不滿。
......
【使節人頭前腳剛落地,我方後腳就殺到了門口。】
【所以才有“雙方交戰,不斬來使”這種說法。】
......
張騫看到這句話,感覺很是心酸。
他這個使節當的憋屈啊!
他是沒有被斬,可是都是過的什麼苦日子啊!
皇帝聽說匈奴北麵有個月氏國,與匈奴是仇敵。
於是派他出使,想要聯合月氏國共抗匈奴。
他當年自長安啟程,一出隴西,便碰上了許多匈奴人,他們一行一百多人儘數被俘。
這一困,就是十年!
後來他們終於尋得契機脫困,一路向西至大宛,途經康居,終於抵達月氏國。
然而,世事變遷,月氏已非往昔。
國王隕落,王後登基,月氏西遷大夏,兩國合二為一,更名為大月氏。
此時的月氏,已無意向匈奴複仇,更不願再涉戰火。
在大月氏的日子裡,他並未放棄使命,他積極與各國商人交流,不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更將漢朝的文明與強盛傳揚至西域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