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瓷器地攤區。
現在臨近飯點,逛地攤的不管是遊客還是藏家確實少了些。
但也僅僅是少了一些,大部分攤子前還是在討價還價,看起來熱鬨的很。
瓷器曆來深受藏家的喜歡,不管是普通收藏愛好者,還是土豪玩家,對於各種瓷器都是喜愛有加。
家裡或者辦公室博古架上擺上幾件瓷器,每日欣賞心情愉悅不說,在外人麵前也很有麵子。
果然,顧青青從進入瓷器區的那一刹那,就感覺如同進入了瓷器的世界。
感覺看什麼都新鮮。
這裡,從比人還高的巨型青花瓷瓶,再到一手可握的酒盅茶盞,可謂應有儘有。
舊貨市場的各大地攤區,沈愈不說天天來,一周也會來上那麼三五次,早就麻木了。
但顧青青顧大小姐看什麼都新鮮,沈愈也隻好陪著。
顧青青拉著沈愈這看看那瞅瞅,看到喜愛的瓷器往往是拿起來就看,嚇得一些老成的攤主連連擺手。
沈愈不想掃了她的興致,一邊對攤主表示歉意,一邊也跟顧青青解釋瓷器易碎要輕拿輕放。
想看什麼,需要征得賣家的同意後再上手。
顧青青在錦衣玉食中長大,眼中根本沒有什麼賠的起賠不起這一說。
就算把她老爸的永宣青花給摔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沈愈隻好加了些攤主各種辛苦不容易的橋段,以及一些自古流傳的古玩規矩,顧青青這才乖巧的點頭稱是。
之後果然不再冒失莽撞,讓沈愈稍稍鬆了口氣。
現在沈愈與顧青青麵前的這個瓷器攤,攤位很小隻有不到兩米的樣子,比起老柳的攤子來小了足足一半。
攤子上擺著五十多件大小不一的各式瓷器。
除此之外還有零零碎碎十幾個雜項小件。
從字麵上理解,瓷器區就該專賣瓷器,但攤主們去鏟地皮時並不一定能收到瓷器,往往是有什麼就收什麼、
金銀首飾,銅錢元寶,線裝書連環畫,甚至一些破木凳子老算盤也要。
反正得把來回的路費或者油錢賺出來。
在瓷器區擺攤,隻要主營是瓷器,就算賣點彆的雜項,市場管理處也算默認了。
其他地攤區比如字畫區,文玩區也差不多、
當然了,你賣瓷器或者字畫的不能把收的石獅子或者衣櫃架子床拉來。
賣也隻能賣些小件。
所謂“鏟地皮”是古玩行的一個術語。
大白話講就是古玩小販去農村或者鎮子上收古玩老物件。
與開古玩店的愛去掏老宅子一樣,鏟地皮是大部分在舊貨市場擺攤的商家必須要做的事。
因為你不收就沒有東西賣。
想在市場常年擺攤維持生活,單靠賣贗品那是行不通的,多多少少都得有幾件真東西。
一次,兩次或許能忽悠幾個遊客,但時間一長就不行了。
小攤的攤主是個三十出頭的瘦削漢子,此刻正蹲在地上用抹布用力擦著一個青花罐子上的泥土。
這是一個山水人物青花大罐,看樣子是攤主剛鏟地皮收回來的。
估計曾經在某個屋簷下放著,器身臟兮兮的,不好好清洗下根本看不出具體的紋飾。
沈愈在攤子上掃了幾眼,馬上就否定了繼續在這攤子上停留的念頭,小攤上沒有什麼好東西,都是些“歪瓜裂棗”。
用行話說就是新,假,殘,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