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豬經過燒製,通體油潤光亮。一上桌,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樂佳郡主:“原來這紅色的小燈是用胡蘿卜製成的啊,剛才乍一看還以為這小豬的眼睛發紅發亮,嚇了我一跳。不過,看起來應該挺好吃的。”
周瑛:“先前我還以為第一道菜會是什麼難尋的山珍海味呢,箏兒把菜單擬出來後才知是燒乳豬。一開始我還覺得奇怪,如今看來,確實挺合適的。充作眼睛的那兩盞小燈簡直就是點睛之筆。”
沈華箏笑道:“這是一品樓的第一場喜宴,自然每個細節都要做到最好。”
既然是喜宴,又怎麼可以少了燒乳豬呢?
在現代的時候,沈華箏家鄉的人不管是婚嫁還是祭祖,甚至有些店鋪開張,都會上脆皮燒乳豬。
好的燒乳豬,講究色香味俱全。
不僅必須味道好,燒製出來的顏色也要求均勻一致。
燒製完成後,還要由廚師小心翼翼地將外麵的皮肉片下來,然後切掉皮下的那一層油,再蓋回乳豬的身上,拚湊成一隻全須全尾的小豬。
燒乳豬分為兩種,一種是光皮乳豬,一種是麻皮乳豬。
光皮乳豬表皮油光鋥亮,還有琉璃皮之稱。
燒製時需輕火輕油,直接在烤爐裡上色。
燒成後外皮光亮如鏡,肥而不膩,吃起來脆得掉渣。
光皮乳豬雖然好看,卻不能久放,必須趁熱吃。
如果不及時吃,那原本香脆的外皮就會變韌,口感也大不如之前。
麻皮乳豬則是用明火燒製而成的,燒成後豬皮上有密密麻麻的芝麻狀小泡,因此被稱為麻皮乳豬。
如果說光皮乳豬的口感特點是脆,那麼麻皮乳豬的特點就是酥。
這樣做出來的乳豬片皮,脆薄又不油,一片吃完,還想再來一片。
而且哪怕冷切了,依然酥脆無比。用刀子切下時,還會發出”哢嚓哢嚓”的聲音。
袁枚也在《隨園食單》裡提到過——,“燒豬肉,食時酥而上,脆次之,硬則下矣。”
今日喜宴上的燒乳豬就是麻皮乳豬,沈華箏特意讓人用麥芽糖來取色增酥,就連那用胡蘿卜燈做成的眼睛也是她讓人加上的。
沈華箏小的時候,每回參加喜宴最喜歡上乳豬的環節了。
現代喜宴上燒乳豬的眼睛是用紅色的小燈泡做成的,在黑暗中一閃一閃的,好看極了。
眾人都看著桌上的燒乳豬,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在燈火的照耀下,乳豬皮泛著滋滋的油光,嫩滑的肉質藏在底下若隱若現。
看起來就很好吃的樣子,聞著也很香。
眾人想要動筷的心蠢蠢欲動,紛紛用眼神暗暗鎖定自己最心儀的那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