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科技發明,東漢在科學發現上也有很大的成就。鄧綏任命馬續撰寫了一部全麵係統記述天象的著作《天文誌》。”
“而張衡也在科學探索中提出了類似於日心說的觀點,這比歐洲哥白尼早了一千多年,他還指出宇宙是無限的,天地運行是有規律的。並揭示了月光成因和月食原理。”
“與此同時,鄧綏還令許慎等人矯正文字,發明出了全世界第一本字典《說文解字》。從此使讀書的門檻降低了很多。”
“不僅如此,還編撰了《蘭台漆書》。這是朝廷對各種經文撰寫的對應標準讀本。相當於後世的教科書。”
“鄧綏對教育同樣很重視,她創辦了世界曆史上第一座男女同校的學堂——元初宮邸學堂。”
“學堂招收5歲以上的親王與鄧氏近親的兒女共70人,開創了男女同校學製的先河。她還在郡國中廣建學校,鼓勵適齡人向學。”
“鄧綏稱製十六年,將大廈將傾的東漢扶正。使得危機四伏的東漢王朝轉危為安,被譽為興滅國,繼絕世。”
“但另一方麵,當朝的臣子對她也有非議,稱其親信宦官,開賣官鬻爵之先河,亦有專權之嫌,其廢長立幼,臨朝稱製達十六年而不還政於皇家。”
“不管如何,鄧綏主政時期對科學技術的推崇在古代是絕無僅有。而她在這十六年中的功績也是無法抹殺。所以後漢書評價她有大聖之姿。”
大明時空節點。
紫禁城。
沒有天幕提及,朱棣卻是從沒有想過鄧綏這個人,也不知道她在1000多年前就如此提倡發展科學。
而一乾大臣們同樣沒人想到過。不是專門研究曆史的人可能都不會過多的關注。
雖說讀史可以知興替,辨是非。但真正去通讀的人少之又少。
華夏自古以來便有修史的傳統,往往後朝修前朝。本朝後者修前者。又有民間記錄,又有帝王起居注。還有各種各樣,各行各業的流傳古籍等等等等。
到了明朝,積累下來的史書資料不知多少。一部永樂大典最多時101novel.com00多人,修了六年才修成。
“解縉,永樂大典內都有這些記錄嗎?”
朱棣指著天幕上的《天文誌》問向解縉。永樂大典解縉參與了編撰,問他準沒錯。
“陛下,天文誌中所記載都有錄入大典。”
最初版的永樂大典是解縉主持,所以他記得其中的內容。
“東漢時期對天象研究就已經這麼透徹,咱們後來卻是沒什麼發展。不是天幕說過太陽係的構成,大部分人都還不知道自己腳下是個圓球。”
“由此可見咱們對古人的研究並沒有重視,整個社會發展進程都走偏了,沒人去研究這個世界的本質。”
朱棣不無遺憾的說道。由此他也對鄧綏產生了佩服之感。
一個女子當權,能做出此等超越時代的舉措由不得人不欽佩。
“男女同校。後世似乎就是如此。咱們開設的新式學堂有沒有女學生?”
朱棣看到此處問道。
“少,像蒙學還能有女娃子,但到了州和府就很少了。幼童百姓可能隻當有人帶娃。而再大一些,女性基本就很難進入學堂。”
楊榮對教育改革花了功夫,也知道下麵的具體情況。
“這方麵宣傳要跟上,記得華夏最強豪門的視頻嗎?有多少女性成為了國之棟梁?咱們目光不能比古人還短淺吧?”
朱棣再次看向鄧綏,她怎會有如此開明的觀念和卓越的遠見?
“這鄧太後莫非是個穿越者?咋都是和後世一樣的想法?”
朱高熾喃喃說道,同樣主持過一個國家運行,他覺得互換一下,自己是多有不如的。
眾人想到穿越者這事,也都是麵麵相覷,記得天幕還說過穿越者王莽。難不成真有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