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旨之後,王瓊並沒有馬上返回京城,而是以“向楊知縣多多請教”的名義留在了寧陽縣,每天都會四處走走看看。
當時間來到王瓊宣完旨的第四天,從大汶河到劉廟村人工湖的溝渠就宣告完工,比楊少峰預計的最短五天工期還要早上一天。
楊少峰和王瓊站在大汶河的堤壩上,長長的舒了口氣:“多虧太子殿下賞賜的那些工具,讓這道河渠總算是趕在大旱之前完工。”
王瓊笑著點了點頭,附和道:“也是寧陽縣百姓肯出力勞作,否則光有工具,隻怕也難以在短短四天之內挖出這麼長一條溝渠。”
說到寧陽縣百姓肯出力勞作這一點,其實王瓊心裡也是佩服無比——為了趕在大旱之前挖通大汶河到劉廟村人工湖的溝渠,整個寧陽縣包括健壯婦人在內的近千人采用輪換勞作的方式,幾乎是日夜不停的趕工期。
每天天一亮,當王瓊來到溝渠的工地上時,都能看到大量的青壯在埋頭挖溝渠,大量的健壯婦人和半大孩子在清運頭一天晚上挖出來的土方。
到了傍晚,又會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搬來大量的柴火和火把,在溝渠的沿上,在溝渠的裡麵,分段點燃篝火,插上火把,繼續連夜挖溝。
還有寡婦村的那些小寡婦們,也是每天天一亮就拉著一車車用木桶裝好的包子和湯水送到工地,中午和傍晚還會再送一次。
王瓊吃過小寡婦們包的包子,跟京城那些有名有姓的老字號比起來肯定是差了很多,甚至比很多官老爺家裡廚子包出來的也要差上不少,但是不管怎麼說,小寡婦們也儘了力,包子裡麵滿滿的全是餡,一口下去既能吃到野菜的清香,也能吃到肉粒的葷香,再加上包子裡還放了大量的豬油,一個青壯吃上五六個包子,就能頂住小半天的勞作。
有時候王瓊都忍不住感慨,就衝著寧陽縣百姓如此拚了命的勞作,倘若在挖通溝渠之前就發生大旱,那才真是老天爺不開眼。
不過最終的結果還算不錯,總算是老天爺開眼,讓寧陽縣的百姓趕在大旱之前就挖好溝渠,剩下的就是趕在大旱之前把人工湖給灌滿,然後像楊知縣說的那樣兒,再繼續開挖下一個人工湖。
笑著搖了搖頭,王瓊又將目光投了楊少峰:“楊知縣,這條溝渠如今已經挖通,眼看著就能汲水灌湖,幫著百姓度過一場大旱,難道楊知縣就不打算給這條溝渠取個名字麼?”
聽到王瓊的提議,楊少峰卻是心中一動,問道:“敢問王舍人,這給渠取名字,可有什麼避諱麼?”
王瓊微微一怔,反問道:“什麼避諱?”
楊少峰嗬嗬笑了一聲,指著溝渠說道:“按照本官的計算,若非是太子殿下賞賜的這些農具還有牛馬,這條渠最快最快也得五天的時間才能完工,若是慢一些,十天半個月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倘若本官將這條渠命名為太子渠,會不會犯什麼忌諱?”
王瓊哈哈笑了一聲,說道:“楊知縣想要給這條渠命名為太子渠,這是代表寧陽縣百姓感念太子殿下的賞賜,傳出去隻會是一樁佳話,又怎麼可能犯什麼忌諱?”
楊少峰也跟著哈哈大笑一聲,伸手招過跛五,說道:“告訴百姓們,修好這條渠,既多虧百姓們出力勞作,也多虧了太子殿下賞賜的鐵鍬、鋤頭和牛馬,而且陛下和太子殿下還免了咱們寧陽縣三年的賦稅,又要在咱們寧陽縣發生旱災後從江南調集糧食救助咱們寧陽縣的百姓,咱們做人可不能忘恩,所以本官要將這條溝渠命名為太子渠,希望百姓能記住陛下和太子殿下的恩德。”
跛五點頭應下:“是,縣尊,小的這就去告訴百姓們,另外,要不要找個石匠過來,擱這兒立一塊碑?”
楊少峰點了點頭,算是同意了跛五的提議。
待跛五轉身離去之後,楊少峰又笑著對王瓊說道:“王舍人,下麵的水車馬上就要開始合龍汲水,不如就由王舍人來下這個命令?”
王瓊連連擺手:“這如何使得?下官留在寧陽縣是要向楊知縣多多請教,可不是來貪功的。”
楊少峰卻拉住王瓊,一邊拽著王瓊往水車附近走,一邊笑著說道:“陛下和太子殿下賞賜了許多工具、農具和牛馬,可是也多虧了王舍人一路送來,又何來貪功一說?來來來,今日就請王舍人來下這個合龍汲水的命令!”
這就是為官之道了。
取水灌湖的溝渠命名為太子渠,功勞給到了小朱同學,這事兒老朱肯定會很滿意,小朱肯定也會滿意,王瓊的心裡也肯定不會有意見。
隻是人家王瓊身為詹事府的通事舍人,又不遠千裡跑來寧陽縣宣旨,給寧陽縣送來這麼多農具、鋤具和牛馬豬羊雞鴨等禽畜,總不能啥事兒都沒人家王舍人的吧?
是,按照跛五說的刻一塊石碑,上麵肯定會記載王舍人的名字和事跡,王舍人也算是能夠揚名,但是誰還會嫌好處多?
要不然的話,王瓊又何必打著請教的名義留在寧陽縣不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