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除了以孝治天下外,漢代也講求“為老既尊”,
尊重老人,便是以德教化天下,高皇帝曾賜吳王幾杖,後又製誥中原“朕甚哀老小,高年受王杖,使百姓望之,若有敢罵、毆者,比之不逆。”
後賜杖成為定製,在仲秋之月,收成後縣道間就要編戶齊民,核對年歲在七十以上者,授之王杖。
就算不是皇帝親賜,也有郡守縣令親賜,在西漢初期,西漢初期的年七十以上者,是個很稀有的物種,皆因從戰國時期綿延到楚漢爭霸的戰爭,年長沒有能力的,基本都被戰爭淘汰了,
尤其是在高皇帝時,不要說年七十以上的老人,就連青壯年都沒有多少,十室九空一點都不誇張,
有推斷說西漢的平均壽命為二十二歲,這數據不儘然,平均壽命如此低,根源在於新生兒太難存活,因各種情況早夭從而拉低了平均壽命,
在西漢晚期,昭宣盛世過後,年老者應是最多的,據漢墓簡牘所記東海郡編戶,年八十的數量已經占郡人口的百分之三,這是個很可觀的數字,也就是說一縣之中,最少也有數千個年八十以上的老人,
如此高齡的老人,若沒有平穩安定的社會環境,是很難生存的,昭宣盛世的偉大恐怕遠超史家記載,
霍光看向老者手中王杖,王杖獸是鳩鳥,取“聚民”之意,再者又是賈誼親賜....京兆尹劉買早已瞪大雙眼,若老者所言不假,
文帝時這老者就有七十歲了!
霍光恭敬行禮,
“敢問您高壽幾何?”
這老人看起來有八十上下,但算著時間,是絕不可能的,老人雙手柱杖向前,霍光連忙上前攙扶住老人,被老人一下甩開,
嗬道,
“某才一百二十三歲,沒老的走不動路,不用你這小兒來扶!”
霍光貴為丞相,被當眾羞辱,臉上卻無慍色,舉止越發恭敬,雙手虛扶在老者周圍,
見狀,其餘三老互相對望一眼,對這小兒的觀感好了不少,
“敢問小兒如何稱呼您。”
老者斜了霍光一眼,
哼道,
“某姓項。”
霍光聞言即答,
“敢問射陽侯可是....”
“那是我大爺爺!”
項姓老者脫口而出,在旁的劉買不由牙酸,愈發震驚於老者的身份,在心中暗罵道,
這群縣令縣守,從哪請出來這麼一位大擎?!
射陽侯聽著陌生,但要說射陽侯項伯,肯定不陌生,鴻門宴間,前後發力裡挑外撅,終是把劉邦從必死之局內保下來的,就是項伯,
楚滅後,項伯歸漢,高皇帝念救命之恩,封射陽侯,賜姓為劉,姓劉的也有項伯的一股,基本都分不出來了,可姓項的項伯一脈,可就完全不一樣了,真是項伯最近的親族!
也幸虧霍光第一時間從腦中搜索出此事,
繼續道,
“射陽侯有從龍立漢之功,小兒一直憾於不得見射陽侯偉容,今見項伯之後,請受小兒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