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大哥...”韓增把姿態放低,認真請教,“那您說該怎麼辦?給弟兄指條路吧。”
...........
高廟
漆門被輕輕推開,劉據不悅的睜開眼,有種被人強行叫醒的驚慌,
還以為是哪個不曉事的官員,高廟豈是隨意進的?正要開口訓斥,聽到身後的聲音一滯,
“父皇,孩兒為您端來午膳了。”
很明顯,
劉據那一瞬間的煩躁,被太子進精準捕捉到,就連說話聲都帶著怯意,劉據自己察覺不到,其實他發起火來非常嚇人,
聽到是兒子的聲音,劉據表情好看不少,
“牛兒,來,跪在阿翁旁邊,對高祖父磕幾個頭。”
“是,父皇。”
太子進跪在父皇身旁,手中還捧著飯碗,劉據微笑,把飯碗接過來,
“來,給我。”
放在身前,特意看了下碗中,是一碗冷漿水,應是前日煮米流下來的漿水接了一碗,天有大災,不應再生火食肉,便隻吃寒食。
劉據為皇帝,相比於普通人,一年要吃上好幾次寒食,除了寒食節外就是祖祭,月初遊衣冠,也要進寒食。
寒食節本為晉文公紀念忠臣介子推所設,晉文公入國後,賞賜了一路將他護送過來的功臣,卻唯獨忘了介子推,在晉文公餓肚子時,是介子推割下腿肉給晉文公吃,
有國人不忿於晉文公忘記了介子推,特意將書信射在城門上,晉文公看到後才想起介子推對自己的救命之恩,聽聞介子推隨母隱居,特意上山去尋,久尋不到,又放火燒山,燒山也沒將介子推逼出來,事後搜查才發現,介子推懷抱其母被燒死於樹洞中,
晉文公大悔,設此日為寒食節,次日則為清明節,
劉據很難理解介子推的行為,不受賞就是,何故還要讓母親也被燒死,所以他不喜寒食節,可衛子夫知道後,嚴肅的告訴小劉據,
“重要不是你喜歡與否,重要的是,介子推是忠臣,你將來重視寒食節,是要讓天下人相信忠臣,再成為忠臣....不過,聽你這麼說,我這當娘的很開心!”
此番過後,劉據登基後,每年寒食節都格外重視。
身旁,太子進聽父皇的話,恭恭敬敬朝高皇帝磕頭,這裡的一切都讓他感到新鮮,高廟他從來沒進過。
劉據喝下漿水,雖然漿水冰涼,但也解渴,看著空碗,劉據想到,準備漿水的人莫不也是娘親?
漿水看似簡單,實則是滿滿的細節,
隻有牛兒能進高廟,就讓他捧來,漿水是寒食,而且能讓自己暫時飽腹,還有,漿水不同寒食粥、麵,是需要咀嚼的,在高廟內咀嚼,也是不敬。
隻是簡簡單單,太子端漿水入高廟,背後最少有三層算計。
“牛兒,是你奶奶要你來的?”
劉進搖搖頭,
“不是,是母後。”
劉據一愣,沒想到竟是史氏。
隨後展顏一笑,
“你母後真是長進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