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之一臥冰求鯉的主人公,王祥。
王祥的父親娶了後母,後母一直對王祥不滿,後母的不滿並非是平時總挑刺、沒事罵兩句的那種,而是實實在在想要王祥死。
有一天夜裡,後母趁著王祥睡覺,拿著刀偷摸去王祥的屋裡暗殺他,恰好碰上王祥起夜小解,後母揮刀砍在被褥上。
等到王祥回來後見到此景,他第一反應不是憤怒,更不是逃跑,而是見後母臉上露出遺憾沒殺掉自己的表情,跪在後母麵前,請求後母殺了自己。
王祥與後母不得不說的故事......很多,很逆天。
臥冰求鯉的故事,可能都會讓現代人覺得莫名其妙,後母想吃魚了,王祥去冰麵上用肚皮化開冰塊,再撈魚給後母吃,
難道沒有賣魚的?就算沒有賣魚的,非破冰撈魚不可,難道不能用彆的撈魚法子嗎?王祥用身體化開冰麵,會讓人覺得這小子智商不太高。
但在當時,王祥的舉動聞名天下,孝感震天,天下人沒有不知王祥孝子之名的,
於是,王祥順理成章入了仕途,還當了大官。
王祥之於琅琊王氏,與秦孝公之於秦國,大差不差。
魏晉時的孝名,已經發展為了愚孝,大族子弟自小讀經,不可能沒看過“小棒則受,大棒則走”,卻任由“孝”發展到如此病態的地步,
但以上種種,都印證了一個事實。
在漢晉之際,孝,是政治資源。
晉病態的孝道觀念,是漢代孝道的畸形化,用劉據的話說就是,什麼事和權力沾邊就沒好。
程怒樹一語點透審卿,
審卿執事有恪、才氣宣華,唯獨是有一個毛病,做事急躁猛進。見劉徹勢起,他自己先沉不住氣了,細想下來,才發覺自己險些犯了大錯!
他若是真在洛陽市場和太上皇的蒲桃錦對上了,天下人會怎麼想?誰不知道審卿是劉據的人?最後不還是陛下授意的嗎?
劉據本來就得位粗暴,彆看父子之間的爭鬥中劉據儘顯優勢,實則劉徹一直有張底牌,劉徹是劉據的親爹,孝道這層觀念是如何都繞不開的,把劉徹逼得太死,用宗法關係,就能讓劉據喝一壺。
劉據登基後一直避免和便宜老爹衝突,更是一直在有意規避在孝道層麵的問題,審卿這麼一搞,等於說是炸藥點火,非但不會幫到陛下,反而會出問題!
想到這,審卿一身冷汗,更慶幸自己有什麼事會先和程怒樹商量,若是自己單乾,此刻就栽了!
個人的視角難免單一,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見審卿回過味來,程怒樹笑著,繼續循循善誘道:“咱們都知道太上皇在做蒲桃錦和借貸的買賣,難道陛下就不知道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
審卿連連點頭,有點喪氣的嘟囔道,
“我們在三輔地把蒲桃錦的生意做好就是了。”
程怒樹意有所指,
“海貿是大勢所趨,今天這個火一會兒,明天那個火一會兒,難不成還能一直賣蒲桃錦?重要的是,我們借由海貿一事,把大漢的版圖擴大,把大漢的威名打出去!”
聞言,審卿心裡是徹底舒服了,調侃程怒樹說道:“看不出來,你格局還挺大的。”
(寫不動了,明天補,明天更新也正常更)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