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李寧你對無人機未來的發展有什麼想法嗎?比如說它的生產,以及未來的發展戰術”。
孫部長和他的兩名警衛員都拿出來了小本,準備將之後的談話全部記起來。
“未來的戰術?蜂群,無人機以蜂群的方式集結幾十架,甚至是上百架一起發動攻擊,之前展示的攻擊方法主要麵對的是無專門防空武器目標。
像攻擊炮兵陣地,重要的後勤補給點,以及師團級指揮部,都有較為完備的防空體係,之前展示的攻擊方法就行不通了。
可如果來襲的無人機高達上百架,硬消耗都能將他們的彈藥耗光,之後就是獵殺時刻了。
又因為它的造價很低,100架的成本也不過幾十萬,可以說成本極低,且極其難防禦”。
當李寧將自己的想法全盤托出後,原本還以為會受到質疑,沒想到所有人隻是低頭想象了一下那個畫麵,便點頭認可了下來。
那個年代的科研人員幾乎都堅信隻要肯努力,就沒有什麼是完不成的,因為他是有事實為例的。
當初的研究原子彈時,起初確實借助了毛熊家一部分力量,可中途他們又將所有的科研資料和專家撤走,以後的路全是兔子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
蜂群戰術上的技術難點就算再高,有研究原子彈,氫彈,導彈難嗎?
“隨後是生產方麵,在小型無人機技術方麵民用和軍用的差距並不大,軍用裝備雖然抗乾擾性要強一些,但經過我們的研究,隻能提高一點。
他的技術難點也不高,所以沒必要開設專門的兵工廠,可以從國內的民用企業進行采購,這麼做成本會低一些,也可以與地方合作或有資格的私營公司合作,專門成立一家有軍方背景的公司進行生產”。
說到這裡李寧頓了頓,似乎在下某種決心,過了幾秒鐘繼續說道:〝無論上級領導選擇哪種方式,我都認為不應該脫離民用市場,軍隊就算采購再多,10萬架也差不多到頂了,事實上可能隻有幾千架,連1萬都達不到。
而民用市場未來可能會是幾百萬,幾千萬甚,至是上億架,並且小型無人機這個東西是近些年才出現的,大家都是從頭起步,國外壓根就沒有什麼技術優勢。
甚至說從技術方麵我們要比國外更勝一籌,再加上生產成本等,這塊未來的大蛋糕怎麼說我們也要咬上一口。
既可以為後續的研究賺取足夠的資金,也可以獲得更加充足的飛行資料,甚至…”
李寧說到最後忽然停了下來,湊到孫部長的耳邊說道:“我們可以安裝芯片,將信息全部傳遞回來。”
“這?”孫部長天後瞳孔猛地擴大,如果真按李寧說的去做,不就是在竊取國外的情報嗎?
舉個最直觀的例子,全世界所有國家公布的地圖都是經過模糊處理的,你在衛星地圖上計算出你和某地的距離大約為100公裡,實際上卻是105公裡。
這也是為什麼當初滴滴打車被重罰,他們的地圖是司機親自走過的,極其的精準,一旦泄密,到了戰時敵人就可以通過這些信息確認目標的具體位置,使導彈打擊的更加精準。
而現在李寧就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不過高層領導大概率是不會同意,主要是此事一旦發現影響實在是太壞了,兔子不是鷹醬,沒有那麼強的經濟和軍事實力。
至於會不會將李寧看做好戰派的那一撥人?都往敵國國土上發射遠程導彈了,就代表著全麵戰爭的開始。
戰爭是殘酷的,任何時候,哪怕有一絲絲的仁慈都是在犯罪,作為一個坐在棋盤邊上下了5000多年的老棋手,怎麼可能不懂這個道理呢?
〝有沒有其他想法?”孫部長立刻深呼吸了幾次,勉強平穩好內心後問道,實在是誘惑性太大了,要說不心動肯定是假的,不過他沒有下達決定的權利。
“所有無人機內部都有一個程序,隻要開啟衛星導航,在來到國家邊境線周圍的時候會立刻啟動程序,按照之前飛行回來的路線自動原路返回,並且向國內發送一條專屬代碼,告訴國內在哪個地區有敵人正在進行偵察。
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以後也肯定能觸及到各行各業,我們完全可以將無人機聯網,實時更新我們國內的禁飛區”。
李寧所說的這一切,全部被用錄音筆或紙筆記錄下來。
什麼叫開掛?這就叫開掛,正常的發展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一點點探索,除了技術難度之外,另一大難點就是不知道這條路最終能否通暢是未知的。
科研人員有著相當大的壓力,國家給你那麼好的待遇,那麼多的資金,最終做不出來成績,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甚至都會崩潰。
而現在李寧直接指明了方向,隻要你一直向前走,就能夠走到終點,幾乎沒有任何歪路。
“好啊,看來我們未來的科研技後繼有人了〞。
一名兩鬢斑白的老者笑著說道,同時也下定了決心,無人機這個項目他要死保,隻要自己還活著,就一定要投反對意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