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事廳內,燭火搖曳,將蕭焱辰高坐主位的身影映照得愈發深沉。
他神色凝重,修長的手指下意識地輕輕叩擊著座椅扶手,發出沉穩而有節奏的聲響。
他的目光深邃如淵,思索著如何化解北榮軍此次進犯的危機。
不多時,朝中重臣魚貫而入。
他們麵色凝重,眉頭緊鎖,使得原本莊嚴肅穆的議事廳,氣氛愈發壓抑。
蕭焱辰冷峻的目光掃視一圈,聲音低沉:“諸位愛卿,北榮軍又在邊境集結重兵,妄圖侵犯我大燕疆土。
今日召大家前來,便是要共商禦敵之策,務必護我大燕百姓周全,保山河無恙。”
言畢,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臣憂心忡忡地站出來,雙手抱拳,躬身說道。
“陛下,北榮軍向來剽悍善戰,且此次氣勢洶洶。臣以為,我們切不可貿然出兵。依臣愚見,不妨先派使者前去求和,拖延時間,再從長計議。”
蕭焱辰微微皺眉,還未等他開口回應,衛恒便大步上前,聲若洪鐘。
“求和?陛下,北榮軍狼子野心,屢次進犯我朝邊境。求和不過是權宜之計,隻會讓他們愈發囂張。
我大燕朝兵強馬壯,士氣高昂,豈可不戰而降?末將願率精銳之師出征,與北榮軍決一死戰,定要讓他們有來無回!”
此言一出,議事廳內瞬間炸開了鍋,支持求和與主戰的大臣們各執一詞,爭得麵紅耳赤。
蕭焱辰靜靜地聽著,心中早有定數。
待眾人爭論稍歇,他抬手示意安靜,緩緩說道:“諸位愛卿所言,皆有道理。但朕認為,求和絕非長久之計,一味退讓隻會讓北榮軍得寸進尺。
此次,我們必須讓他們知曉,我大燕朝雖熱愛和平,但麵對挑釁,絕不畏懼戰爭!”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蕭焱辰接著說道:“不過,我們也不能盲目出兵。衛恒,你即刻挑選一批精銳斥候,務必儘快摸清北榮軍的兵力部署和作戰計劃。
同時,傳令各軍,加強戒備,枕戈待旦,隨時準備出征。”
“臣遵旨!”衛恒領命後,身姿矯健地迅速退下,著手安排。
隨後,蕭焱辰又看向負責糧草輜重的大臣,神色嚴肅,一字一頓地說道:“糧草乃行軍之根本,關乎戰事成敗。
務必確保前線糧草充足,運輸暢通,不得有絲毫差錯。”
“臣定當竭儘全力,萬死不辭!”大臣鄭重地拱手領命,語氣中滿是堅定。
蕭焱辰安排好這些,回到寢殿之時,就看到顧晴並沒有睡,坐在銅鏡前等著他。
蕭焱辰就從銅鏡穿了過去。
顧晴正打著盹,就見蕭焱辰過來,瞬間就清醒了過來。
“是什麼事情?這麼緊急。”顧晴緊張地問道。
“北榮軍又來犯了,過幾日衛恒會帶兵前去支援。”蕭焱辰說道。
“哪座城?延邊城還是青基城?”顧晴問道。
“兩座城都有。守在城內的項厲已經頂不住了。隻能派援兵過去。”蕭焱辰的表情嚴肅。
“那我準備一些東西給衛恒吧。北榮軍一定也是做了萬全的準備過來。”顧晴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