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程倒還罷了,這個年代火銃的射程當然不能跟現代的槍械相比,但是比這個年代的弓箭最遠射程和有效射程都要遠的多,三五十米不成問題。
有了這個三五十米的先機,火器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我可以打到你,你卻打不到我,等終於進入弓箭射程的時候,你已經損兵折將嚴重了,此時我再及時後撤拉開距離,在遊戲裡麵就是典型的放風箏……
精度是個問題。
這個年代的火銃技術有限,都是滑膛槍,滑膛槍的射擊精度本來就有限,並不是士兵訓練不足,而是滑膛槍固有缺陷,射擊精度先天不足。
要想提高火銃精度,必須有膛線才可以,膛線是槍管的靈魂,膛線可以使子彈在擊發後高速旋轉,使得子彈頭保持既定的方向一直朝前。
不過,朱平安並非理科生,隻是知道膛線可以提高射擊精度,至於膛線是什麼樣子的,圓的直的還是螺旋的,朱平安是不清楚的,怎麼在槍管刻畫膛線,朱平安也是不知道的:另外膛線畫好後,子彈需不需要調整,火銃槍管鋼材需不需要調整等等,朱平安也是一概不知的。
但是,這些都不影響,我可以把思路提出來,由裝備營的兩位火器匠師來研發。有了這個思路方向,多摸索摸索,應該可以做出來。嗯,待會就去找兩位匠師,至於膛線理論。用陀螺就可以說服,陀螺轉的越快,站的越直,一直圍繞軸線轉的。
隻是線膛間世的時間就不敢保證了,畢竟是劃時代的東西,估計兩位匠師需要較長一段時間才能做出來,一兩年、兩三年、三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也說不定。
可是眼下剿倭之戰馬上就要開始了,卻是沒有時間等待線膛問世了。
射擊精度的問題必須得解決才行,除了特彆優秀的神射手之外,一般士兵七十米的命中率才隻有百分之五十五,差不多一半的射中概率,也就是說敵人站在那不動讓你瞄準,也隻有一半的概率能射中,跟拋硬市一樣;至於一百五十米的命中率更是隻有三分之三十五,差不多三成的射中概率,戰場殺敵是你死我活的殘酷,要百分百才可以,可不能寄托在概率上。
可是怎麼解決呢?
其實要嚴格說起來,弓箭的射擊精度還不如火神槍呢,現在的武舉考試,一百米左右的靶子,三箭中一箭就合格了……
當然弩的射擊精度要高的多,不過弩的裝填、連發速度遠低於弓和火銃,這個另當彆論。
弓箭的射擊精度是如何解決的……朱平安摸著下巴沉思了起來,大片《英雄》裡麵那經典而震撼的一幕箭雨,第一時間便浮現在了腦海中。
然後朱平安便眼睛一亮,弓箭是集中弓箭手,萬箭齊發,火銃亦可如此。
精度不足,那就數量來湊,一發火銃的命中率是百分之五十五,兩發火銃呢,三發呢……
再接著,近代曆史上大名鼎鼎的排隊槍斃戰術便出現在了朱平安的腦海中。
排隊槍斃戰術,看似簡單而愚蠢,實則極為殘酷和有效。這是最適合火繩槍的戰術,甚至在燧發槍時代也是極為合適的。
隻有當槍械的精度、效率提升到一定程度後,排隊槍斃戰術才落伍。
排隊槍斃戰術,確切的名字是線列戰術,排隊槍斃戰術隻是後人調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