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曾問道大喝一聲,日月雙劍齊出。
一柄針劍驟然放大千百倍,足有一丈長,直接豎在他臉龐前,劍尖朝上,指向一劍刺來的羽鳳仙。
他必須用目光引導飛劍。
目光所及之處,飛劍精準命中目標。
若是目光看不見,飛劍的準頭就有點“隨機”。
羽鳳仙似乎發現了他“瞳中劍”的這一特征,連續兩劍,從下方、從頭頂,都避開了他的視線。
尤其是此時,她突然出現在他頭頂,要抬起頭才能鎖定她和她手中之劍。
可抬頭看,是一個過程,需要時間。
這點時間足夠她的劍氣命中他的頭頂。
故而他隻能放大一柄針劍,無法精準劈中她的巧實劍,就增大攻擊範圍。
另一柄針劍也放大成為數丈長的銀色緞帶,迅速繞著他的身子旋轉,形成蛋形的“劍氣屏障”。
一攻一防,十分穩妥。
“當~~~~”
直插上方的丈長巨劍,果然命中了目標。
卻不是和小羽手中的巧實劍碰上。
小羽抬起空著的左手,朝著巨大的劍尖屈指一彈,發出劍器碰撞的巨響。
如果屈指彈一線銀光的針劍,她的指骨必定被洞穿,甚至可能削斷手指。
此時針劍變成丈長巨劍,塊頭增加,力量也分散了,反而被她一指頭磕飛並非完全飛出去,劍身向外偏移了方向,完全和她身體錯開。
她右手中的巧實劍,劍氣爆發,已然落在曾問道頭頂。
如果他沒提前釋放劍屏保護自己,這會兒必定身死道消。
“叮叮當當~~~”
小羽的劍氣、劍刃,陸續落在銀色“劍屏”上,仿佛堅不可摧的刀片,丟進了堅不可摧的螺旋槳。
碰撞連綿不絕,雙方的接觸之處火星四濺。
岸上之人看去,像流星一樣明亮,也像流星一樣極速墜入下方大河裡。
嗯,羽鳳仙在上方猛烈攻擊,曾問道的劍屏很堅固,可他腳踩虛空,抵不住來自上方的強大衝擊力。
數百種劍意加持在劍骨上,不僅讓劍骨鋒利、堅硬堪比靈劍(比材質普通的巧實劍都硬),還讓她體魄強大無匹。
曾問道如同一顆流星,從天上掉下來,狠狠砸進河水中。
冰涼河水襲身,曾問道的內心比河水更加冰涼:危險了,中招了,羽鳳仙故意的,她極為擅長水戰,我的日月雙瞳劍卻很難在水中施展開。
他慌忙掐避水訣,同時禦劍快速飛竄。
如同一條被刺激的泥鰍,在水中胡亂遊動。
“轟~~~”泥鰍被巨浪砸飛了。
流沙劍意之濁浪如山!
小羽在陸地上的最強物理攻擊,是黑風迅疾疊加如山之重。
狗寶中的“山”字重力,加上黑風的速度。用前世物理學計算,無論動能還是動量,都由速度和重量決定。
這一招何止十萬斤之力?
不過,在陸地上施展這一招,河陽真仙很容易破解。
如山之重,太笨重,一旦以黑風迅疾的速度飛起來,幾乎無法轉向。
如同馬路上的“百噸王”(載重百噸,速度80公裡每小時)。
衝擊力肯定強得一塌糊塗,一旦命中目標,對方非死即殘。
奈何河陽真仙的針劍,本就以“巧”勝拙。
一線銀光射過來,她連“拐彎”都做不到,隻能硬碰硬。
她用自己身體和針劍硬碰硬,不是找死嗎?
可一旦進入河水中,情況便大大不一樣了。
河陽真仙失去了“巧”,她卻真·如魚得水,同時兼得“巧”與“速”。
流沙劍意掀起“如山巨浪”,幾乎就在念動之間。
巨浪中蘊含如山巨力(‘如山之重’小神通),不需要用巧實劍命中河陽真仙,隻要他還在巨浪範圍內,都要硬生生承受如山之重壓。
“轟,轟~~~”
“百噸王”不停地撞擊“穿鐵甲的小泥鰍”。
小泥鰍很滑溜,好幾次都差點直接竄出水麵,回到天空。
可狂暴的巨浪是他的阻礙,卻是小羽的助力。
浪越大,她借力越多,速度越快,如此形成了恐怖的良性循環。
如山巨浪連綿不絕,一波接著一波,還一波比一波更強,壓根沒有間隙。
不等他冒頭,立即用山一樣重的巨浪當頭拍下,然後再一重巨浪
連綿不絕的轟擊,還巨浪之力疊加,不一會兒,小泥鰍已經沉入了河底泥坑裡,再也上不去了。
“轟隆隆,轟隆隆!”
小羽是趁他病要他命,絕不可能放鬆。
她全力施為,真氣渾厚,一點也不吃力。
“嘩啦啦~~~”
她在水底弄神通,黑河龍兩岸的建築遭了殃。
河水掀起十多丈高,還一浪接著一浪,朝著兩岸拍去。
“啊,發洪水啦,黑龍河漲潮,發大洪水啦~~~”
建在岸邊的碼頭,直接被巨浪淹沒,木板、木頭建築、小木船,被掀飛,被卷入巨浪中,繼續衝上更高處。
連迎祥府城內,靠近黑龍河的街道,都開始出現積水,積水蔓延,水位快速上升。
“仙人之戰,恐怖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