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東虓站在那間彌漫著木頭香氣的木工坊前,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與忐忑。他剛滿十八歲,青澀的臉龐透著一股執著勁兒。眼前的木工坊,是師父韓冬的領地,這裡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木料和已經完工、未完工的木器。
葉東虓第一次走進這個木工坊的時候,就被那一排排整齊擺放的工具吸引住了。锛、鑿、斧、鋸,每一樣都散發著一種古樸而堅實的力量。師父韓冬是個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他的雙手粗糙而有力,那是多年與木材打交道留下的印記。
“東虓,木匠這活兒,可不像你看到的那麼簡單。”師父韓冬一邊整理著一塊剛剛鋸開的木料,一邊說道。葉東虓恭敬地站在一旁,眼睛緊緊盯著師父的一舉一動。“榫卯,是咱木匠活兒的精髓。一塊木料,要讓它和另一塊完美結合,靠的不是釘子,而是這榫卯。”韓冬拿起一塊已經鑿好榫頭的小木塊,對著葉東虓展示著。
葉東虓仔細地看著那榫頭,形狀規整,邊緣光滑。師父又拿出一塊有著卯眼的木塊,輕輕一插,兩塊木頭便嚴絲合縫地結合在了一起。葉東虓的眼中滿是驚歎,他沒想到,沒有任何膠水和釘子,僅僅依靠這樣巧妙的結構就能讓兩塊木頭如此牢固地連接。
最初的日子裡,葉東虓的任務就是學習如何挑選合適的木料。師父韓冬帶著他來到木材堆前,指著那些長短粗細不一的木料說:“東虓,你看這木材,每一種都有它的特性。像這紅木,質地堅硬,紋理美觀,但加工起來比較費力;而這鬆木,質地相對鬆軟,容易加工,但不夠堅固。”葉東虓認真地聽著,他用手觸摸著那些木料,感受著它們不同的質感。
接下來,便是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鋸子在葉東虓的手中一開始並不聽話,他鋸出的木料邊緣參差不齊。師父韓冬在一旁耐心地指導:“鋸子要拿穩,手臂用力要均勻,眼睛要看著鋸條和木料的接觸點。”葉東虓按照師父的方法反複練習,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手掌也磨出了水泡,但他沒有絲毫的抱怨。
在學習使用鑿子的時候,葉東虓更是小心翼翼。因為鑿子一旦用力不當,就可能毀壞木料。他先在一些廢棄的木料上練習,一點點地掌握著鑿子的力度和角度。師父韓冬時常在他身邊看著,偶爾糾正他的錯誤動作。
除了這些基礎工具的使用,葉東虓還要學習木材的乾燥處理。師父告訴他,木材如果乾燥處理不好,製成的家具很容易變形。他們將新伐的木材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讓其自然乾燥,還會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來加快乾燥的速度,同時保證木材不會因為乾燥過快而開裂。
幾個月過去了,葉東虓從一個對木工一無所知的少年,開始漸漸入門。他能夠準確地挑選合適的木料,使用鋸子、鑿子等工具也更加熟練。而他也開始期待著,自己什麼時候能夠真正動手製作一件榫卯家具。
一天,師父韓冬對他說:“東虓,你基礎打得差不多了,今天我們開始做一個簡單的榫卯結構的小盒子。”葉東虓興奮不已,他終於要開始自己的第一件作品了。他精心挑選了幾塊鬆木木料,按照師父教給他的尺寸,開始在木料上進行標記。然後,他拿起鋸子,小心翼翼地鋸下需要的部分。鋸好木料後,他又拿起鑿子,在木塊上開始鑿卯眼。雖然動作還有些生疏,但他全神貫注,每一下都充滿了認真。
當他把榫頭和卯眼初步製作好後,嘗試著將它們拚接在一起,卻發現榫頭有些大,無法順利插入卯眼。葉東虓有些沮喪,但師父韓冬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這是正常的,第一次做難免會有偏差。你隻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榫頭或者卯眼進行調整就好。”葉東虓聽了師父的話,重新拿起鑿子,一點點地修正卯眼的大小。經過幾次調整,榫頭終於順利地插入了卯眼,一個簡單的榫卯結構小盒子初見雛形。
這個小盒子雖然簡單粗糙,但對於葉東虓來說,卻是他邁向榫卯家具製作的重要一步。他看著自己手中的小盒子,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在榫卯家具製作這條道路上走下去的決心。
第二集:初露鋒芒
葉東虓在完成了那個榫卯小盒子之後,對榫卯家具製作的熱情愈發高漲。他每天早早地來到木工坊,開始鑽研各種榫卯結構。
師父韓冬看在眼裡,喜在心頭。他覺得葉東虓是個可造之材,於是開始傳授他一些更為複雜的榫卯結構。“東虓,今天我給你講講燕尾榫。”師父韓冬拿出一塊已經做好燕尾榫結構的木塊,遞給葉東虓。
葉東虓仔細觀察著,隻見這個榫卯結構形狀如同燕尾,榫頭由窄變寬,卯眼則與之相匹配。“燕尾榫是一種非常牢固的榫卯結構,常用於家具的抽屜、箱子等部位。它的製作難度比較大,你要好好研究。”師父韓冬說道。
葉東虓按照師父的教導,開始在木料上繪製燕尾榫的形狀。他先確定了榫頭的尺寸和角度,然後用鋸子小心翼翼地鋸出大致的形狀。但是,在使用鑿子進行細節處理的時候,他遇到了麻煩。燕尾榫的內角部分非常難以處理,鑿子很容易就偏離了方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