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上隻有到縣裡的才有專門的客車,一天兩班,上午一班,下午一班。
陸元青啃著乾乾的饅頭,不由自主地想曾經在網絡上看到地一個話題——華夏國最幸運地一批人,就是1962年1972年出生的人。
因為這十年出生的人,他們走過的路艱難卻穩妥。
他們躲過了三年自然災害,物資雖然不豐富,但是拿著糧票就有吃有喝,而且還避開了計劃生育,兄弟姐妹好幾個,大的照顧小的,手足情深,生活的環境,一家有難,幾家幫忙。
他們好運的趕上了高考,上大學不用交學費,工作還是包分配的。
趕上了改革開放,加入wto,奧運會,房地產大漲……
他們學習工作的幾十年,社會始終處於向上發展的狀態,所以他們都是一副“我是憑本事,現在的年輕人不行”的優越感。
分房子,沒手機,下班不被人騷擾,還不用內卷。
反正各種好都被他們給占了。
可是,陸元青真正身處這個時代才發現,一切的好運,都是帶上濾鏡的。
他們隻看到了那批城裡人拿著大把的養老金,跳著廣場舞,卻沒有看到廣大農村人的辛苦。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如果穿越到古代,依靠現代社會的經曆,一定會活得很好,
可是,你又怎麼保證,你穿越到古代,一定是王公貴族呢?
就像現在,你帶著21世紀的記憶,穿到你從書本了解到的六七十年代,你又能怎麼保證自己是先知的情況下過得很好?
像陸元青這樣的,就算帶著記憶,可穿到的地方就是一個窮旮旯,沒有城市戶口,沒有工作,隨時都可能因為缺糧而死人的地方。
他們農村人,沒糧沒票,也沒吃沒喝,不是最幸運的人。
…………
走了兩個多小時,終於到了楊柳村。
原身倒是很小的時候,來過這邊一兩次,陸元波卻是第一次來。
陸元青帶著他,走進村子,有目的的直往覃家去。
覃家沒有分家,到了地方,兄弟倆就被屋子裡吵鬨的聲音嚇了一跳。
兩人對視一眼,就往裡麵衝,心裡擔心陸淑芬吃虧。
覃家人本就不少,也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如今覃家看熱鬨的人就更多了。
“分家,必須分家!”
陸元青沒想到剛跑進覃家堂屋,就看見原身記憶中那個老實的姑父,很是狼狽的坐在地上,雙眼通紅,吼著要分家。
那氣勢,差點讓陸元青退出門看一看是不是天下紅雨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