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夏從小就沒有母親,她比誰都更想要知道有母親的感覺。
但她為了讀書,沒有多陪著孩子們成長。
等到木木已經上了小學三年級,她才發現,自己都沒來得及參與孩子們的一切。
而她念了大學,也是這個樣子,讀與不讀,好像沒差。
程夏覺得虧待孩子們,就天天在家看著他們,一切都以孩子們為主。
可是陸明東感覺她天天守著孩子們,沒有她以為的那麼快樂。
既然沒那麼快樂,那為什麼不改變呢?
然後,陸明東就說了讓她出去找點事情做,彆天天在家裡待著。
聽了全程,陸元青都不知道用什麼表情來形容他此刻的神情。
“呃,你不覺得你說這話,加上說這話的語氣,很容易讓人誤會你在嫌棄她?”陸元青表示,平心而論,他聽到這話,也會誤會。
陸明東眼睛裡閃過一絲疑惑,“怎麼可能,我怎麼會嫌棄她?”
這是永遠都不可能的事情。
陸明東嫌棄程夏,這種感覺是陸明東想都不會想起的念頭。
陸元青歎氣:“我勸你還是和夏夏好好談談吧!”
“其實,我剛才開口,想要她跟著一起去深市,也是看出了一點問題。”
“是,這些年,你們讀書,元波他們跟著我賺錢,對孩子們沒有那麼多時間關心,但就算想要補償他們,想要及時參與他們的人生,可夏夏的做法,讓我有點吃驚。”
自己的一切,好像都不重要了,活著就好像隻是為了孩子們一樣。
陸元青不是育兒專家,就算把陸明東他們都養大了,他也沒有變得多會養孩子。
陸明東他們沒有長偏,陸元青覺得很大原因是靠他們自己。
所以,對於程夏滿心隻有孩子,沒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讓他覺得很是怪異,但他又說不出來怎麼個怪異法。
所以,陸元青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讓程夏還離開一下孩子們,找點自己的事情做,想明白,孩子們是很重要的,但是她是一個獨立的人,首先要自己活明白,而不是不把自己的人生浪費,全心的付出。
像千語就很好。
她有事業心,對孩子們也很好,除了工作,大多數時間都放在孩子們身上。
她好像就很有辦法,在工作和孩子們之間,一直有一個平衡的辦法維持著。
陸明東沉默,說實話,他對孩子們的忽視,可能比程夏還要嚴重。
尤其是他被導師看重,他絕大部分的精力,都被學業研究給占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