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看到希望,振豐和陳陽重新打起了精神,兩人一路向前麵走去,通道上有不少扔在地上的小鬼子軍大衣、軍靴等等日用品,刀疤甚至還在地上看到了不少小鬼子穿的兜襠褲衩,氣的刀疤一腳就給踢飛了。
走著走著,陳陽看見不遠處的地上,有一片黃色,這黃色格外顯眼,雖然說有一段距離,但依舊能遠遠感覺出它散發出與眾不同的氣勢,甚至帶了些許莊莊重和威嚴。
陳陽急忙走了幾步,等走近了一看,不由嚇傻了,這這t居然是件龍袍!
這是一件全長長袍,裙子完全褶皺。右側配有鍍金紐扣。它有長而緊的袖子和馬蹄袖口。裙子在腰部有褶皺。這件長袍采用黃色斜紋布21底布,以緞紋針跡和伏繡工藝繡有絲線和金線。
清光緒朝袍龍袍
長袍上刻有“十二符號”:肩上有太陽圓盤和月亮圓盤。三顆星星座和山在脖子的高度。衣服上半部分有斧頭、福字(類似兩個“e”背靠背)、雉雞和龍。裙帶上有一對祭祀杯、火焰、水草和穀物。這件衣服通體有黃色絲綢平紋襯裡。
胸前
該龍袍為皇帝用正規服的“九龍十二章”吉服,以五彩繡線和金錢在前胸,後背及兩肩各繡有正龍,前後襟和底襟繡有升龍、降龍和行龍。龍紋四周繡有各種寓意吉祥的紋樣,前後襟下幅部位繡有海水、壽山紋,寓意壽山福海。繡袍運用了齊針、套針、搶針、接針、刻鱗針和環籽針等十多種針法繡成,此袍色彩豐富,紋樣精美,繡工繁複,代表了清刺繡工藝的最高水平。
九龍十二章:是古代帝王禮服和吉服上的十二種裝飾紋樣,依次是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宗彝、藻、火、粉米,始於傳說中的舜禹時代,《書·益稷》記載舜和禹討論君臣之道時說:“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繡,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以後各代沿用其製,成為帝王服飾的專用紋樣。
看著像不像現在衣服的口袋
清時,一般是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在衣,宗彝、藻、火、粉米在裳。十二章各有取義,以象征帝王的風操品行:日、月、星辰取其照臨昭明,山取其能興雲雨,龍取其善變化,華蟲取其文章和耿介,宗彝取其威猛和忠孝,藻取其文,火取炎上,粉取潔白,米取能滋養,黼取能決斷,黻取善惡相背。帝王以下,公卿諸侯品官大臣依等級可用九章、七章、五章、三章不等。
十二章的裝飾紋樣具有濃厚的等級色彩。在玉器等工藝品中也可看到十二章紋飾。
此時的龍袍已經沒有往日的樣子,不單單全是灰塵汙垢,陳陽能清晰的看到龍袍上還有兩個大腳印子,這兩個腳印子一定是華夏人留下的,因為小鬼子不可能有這麼大號的腳。
“哥,這是龍袍麼?”刀疤也湊過來,看著陳陽手裡撐開的袍子問道。
陳陽點點頭,“我估計是溥儀的。”
“為啥是溥儀的,不是其他皇帝呢?”
陳陽對龍袍這種研究不深,你要非得問,這是誰穿的龍袍,陳陽肯定不知道,也不知道如何去辨彆,隻是有基礎的概念,比如龍袍上的九龍十二章、前後襟下幅部位繡有海水、壽山紋,這是在龍袍上必須有的,不用說皇上的龍袍,就算是皇太後或者皇後的衣服上,也都必須有,尤其是九龍十二章,是皇家服飾的等級規矩。
“因為末代皇帝是溥儀,”陳陽拿著龍袍在手裡看著,“這要是乾隆或者其他皇帝的,應該不會在這裡出現。”
“小鬼子在這邊建立了偽滿政權,當時第一件事就是讓溥儀登基,我聽人說過,當時溥儀還想穿著龍袍登基,但是小鬼子不同意,可溥儀堅持要穿龍袍登基,可是胳膊拗不過大腿。最後還是在總理大臣的幫助下,雙方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在祭祖、祭天的時候可以穿清朝的正規龍袍,但是在登基典禮的時候一定要穿小鬼子準備的元帥服。”
“你想想看,後來指定是小鬼子將龍袍從溥儀手裡搶了過來,隻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怎麼會在這裡,”陳陽有些狐疑,“這真是奇怪了!”
陳陽將龍袍收好,兩人繼續向前麵走著,不大一會就看到了振豐說的那些物資,這裡有一個碩大的房間,裡麵放著好幾排架子,架子上放著不少槍支彈藥,甚至在靠牆的位置,陳陽還看到了迫擊炮,隻是附近沒有炮彈。
刀疤一臉激動的看著迫擊炮,陳陽轉頭向裡麵看了過去,看著眼前這些物件,象尊、洪武釉裡紅大罐、高足杯、元青花鴛鴦鬆竹梅獸耳八棱罐等等,還有不少金銀器,珍珠翡翠首飾,好家夥,陳陽興奮的走到近前看了起來,好家夥靠牆的位置還有兩尊石佛,和好幾片壁畫!
看著眼前的東西,陳陽不由嘴角翹了起來,記得自己後世看過一本小說,小說的名字這裡就不多說了,主角跟一明胖子,進入了一處元代的大幕,僅僅從人家棺材主人手裡拿了兩塊玉,便驚動了粽子,無意中跑進了一處要塞,那個要塞裡麵也有不少物資,他們在要塞裡麵遇到了不少風險,好不容易從要塞裡麵出來了,手裡就留了一塊玉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