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瓷指的是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國營瓷廠生產瓷器的簡稱。那時輕工業部下轄的國營大型瓷廠主要有紅星、宇宙、為民、藝術、建國、人民、紅旗、光明、東風、景興、新華、紅光、雕塑、曙光,這14家國營瓷廠使用統一的底款。此外,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生產的瓷器,也被劃分到567瓷裡麵,這一時期是新中國陶瓷史上的輝煌時代。
我國建立之初,景德鎮瓷器自晚清以來經過了百年的動亂,處於奄奄一息的境地,當時政府大力發展傳統優勢產業,在政府的推動下,景德鎮陶瓷起死回生,為國家政府安排就業,穩定民生,出口創彙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1949年至企業改製這幾十年中創作了許多精美絕倫的,有明顯解放後特征的瓷器。隨著國家政策重心的轉移,那些創造這些瓷器的國有企業相繼改製倒閉,這一時期的優秀作品成為了後世各博物館和收藏家追尋的寵兒。
1949年,郭若向政府提出生產建國瓷的建議,建議很快被通過,國家用瓷委員會很快成立,這是我國陶瓷史上由政府主持的第一次國家瓷器燒造。很快,我國第一個國營瓷廠成立,這就是著名的“建國瓷廠”,它的前身是清代禦窯廠和江西瓷業總公司,所以說567瓷有著無可比擬的先天優勢,在專業人才、技術水平、科研創新上,都達到了全國瓷器生產的最高水平。
聽完什麼是567瓷之後,小軍將手裡的碗往盒子裡一放,一臉泄氣的樣子,“切,我還以為是什麼好東西呢,說破了大天,不過,也就是五六十年代生產的,到現在才多少年,沒意思!”
沒意思?陳陽重重在小軍腦袋上敲了一下,彆小看這567瓷,當時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在景德鎮成立,集合了當時全國各方麵的人才。美術方麵包括徐悲鴻、劉雨岑、王大凡等;工藝設計方麵包括祝大年、張守智、王步、周湘浦、周國楨、汪桂英、王錫良、戴榮華等。
全國文博、考古、美術、科技等部門都參加了曆史名窯的恢複和生產。
當時的科學院派專業人員到景德鎮幫助研究試製新配方,著名的“7501瓷”所使用的高嶺土、長石、石英,經調配燒製後,白度達到了90%,而古代官窯的白度最高隻能達到80%。取得了繼清三代後我國陶瓷史上又一個曆史高峰,處於同時代藝術陶瓷的國際領先地位。
陳陽將碗倒扣在桌麵上,指著上麵的字問小軍,小軍看了又看,最後嘴裡嘟囔幾個字:“這印的什麼,幾裡拐歪的,什麼什麼國吧?”
“什麼什麼國,”陳陽在小軍腦袋上拍了一下,“這是xx醴陵!從右往左看!”
567瓷分為幾個階段,各個階段底款都不同。新中國建立後,景德鎮的製瓷業很快得到恢複,這一時期瓷器底款特點是新舊並存。部分瓷器沿用民國時期底款如“江西徐生記出品”、“江西吉昌社出品”等等,還有部分瓷器使用公司(瓷廠)款。
如1948年8月,景德鎮第一家公營瓷廠--建國瓷業公司成立,初期使用“江西建國瓷業公司”底款,1950年改為建國瓷廠,隨後使用“景市建國瓷廠出品”底款。1956年以後使用“建國瓷廠江西出品”底款。建國後不久,有些瓷器底款出現“景德鎮製”篆書方款。至於由誰設計,由誰最先使用,目前尚無法確定。
一般而言,“景德鎮製”篆書方款的使用應該不早於1954年,不晚於1955年底。
之後就是改造時期,將原有的私營經濟改造為公有製經濟,景德鎮的私營瓷廠和作坊也開始接受改造。這一時期的瓷器底款特點為圓印章式,有的加有瓷廠數字序號,此時“江西景德鎮名瓷”底款較為流行,文字排列可以分為自左至右式和自右至左式。
在這時期有,合作社款,如表明合作經營性質的“江西鷹潭混合生產合作社出品”;表明合作地域層級的“景市一區二手工業社出品”;表明合作生產環節的“江西景德鎮市陶瓷加工第一生產合作社”。
還有序號瓷廠款,景德鎮完成了製瓷業的公私合營,隨即對全行業進行了相應調整:將13個老合營瓷廠與6個新合營瓷廠合並,組建成裕民瓷廠、國光瓷廠、華光瓷廠、民光瓷廠、新和瓷廠、華電瓷廠等10個公私合營瓷廠。
其次還有外銷瓷器款,當時根據外銷產品的需要,瓷器底款一般為“大清乾隆年製”六字兩行印章款,楷書篆書皆有,還有部分為“乾隆年製”四字兩行楷書印章款。此類款式多用於外銷高檔陳設瓷器中,內銷的這類瓷器較為罕見。
往後就是大躍進時期,因為1956年文字改革已經完成,故此時期“江西景德鎮名瓷”款、“合作社”款以及序號瓷廠款的文字基本上是自左至右,自右至左的極少見到。
三年困難時期,雖然國家陷入了困難時期,但這時候瓷器依舊在繼續燒造,1959年2月景德鎮第一瓷廠改名為國營東風瓷廠,至此,景德鎮瓷器底款全部停用序號廠款,而開始使用各廠廠名款。比如有建國瓷廠、景興瓷廠、紅旗瓷廠、東風瓷廠等等。
後來為適應陶瓷出口換彙的需要,1963年3月30日國務院公布《商標管理條例》,對出口陶瓷商標進行統一規範。此時底款至少有6類14種,隨後還有文革時期款、過渡時期,一直到改革開放後期,諸多底款中,隻有這個底款最值錢!
“為啥?”小軍眨巴著眼睛向陳陽問道。
“醴陵在湘,你印象中提到湘這個地方,你腦袋裡第一想到了誰?”陳陽笑著向小軍問道。
“哇哦!”小軍眼睛一亮,“難道說是”小軍清了清嗓子,學了一段最知名的話,這句話可是讓全華夏人挺直了腰杆子。
看著小軍學著他說話的樣子、語氣、音調,不由笑了起來,貌似在陳陽的記憶裡,這一代的孩子,好像每個人都會,甚至還都能是說上幾段關於他們的玩笑。
醴陵瓷有近兩千多年曆史,東漢時期就已經大規模生產,而宋、元、明時期的古窯遺址更是遍布各地。根據出土的瓷器來看,這些醴陵瓷類型豐富,碗、碟、壺、酒器、調羹、罐、壇、缽、油燈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