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地的情況,讓慶皇很擔心。
若是慶皇自己在廣寧城,麵對著極大的劣勢,或許能夠笑著去麵對。
可麵對這極大劣勢的,是老六。
即便秦風的戰力極強,就是這則消息傳遞到京都,滿朝臣子也不太擔心。
甚至就連京都百姓,都在坊間熱議。
畢竟太子打西南,遼王戰東北。
這基本就是大慶的兩端。
更有意思的,是太子是嫡長子,而秦風則是嫡子中的老幺。
京都慶人都覺得很有意思。
“太子用精兵三十萬,遼王麵對三十萬北胡精兵,這絕對是北胡人的刻意為之。”
“北胡這分明是換子,用西南換取東北,想要在北方獲得更多的主動權。”
“遼王即便無敵,可兵終究還是太少,麵對的還是北胡中精銳中的精銳。”
戰事一起,京都的茶館酒肆間便談論著戰事。
對於西南方向,京都人皆覺得此戰大勝。
這是毫無懸念的。
太子基本是京都人看著長大的。
其能力,更是所有京都人有目共睹的。
再加上眾多開國老將輔助。
這一戰要是失敗了。
有人敢光著在街上跑!
唯一的問題。
就是多久能獲得勝利。
可遼地那裡,卻是充滿了懸念。
主要還是因為遼王所要麵對的是北胡精銳中的精銳。
甚至有人已經在普及納哈部,以及納哈拙昔日的戰績。
對於納哈部落的總結。
大慶彙總的消息,可能比北胡大汗知道的還要更加詳細。
納哈部的曆史是口口相傳的,或者化為歌謠傳蕩在草原上。
那是關於草原上智者的故事。
實力是所有草原上肉眼可見的。
可智慧衍生出的史詩,隻會讓草原上的牧民更加的敬畏。
口口相傳,多少有些失真。
可大慶卻能找到關於納哈部詳細的文字記載。
而有些記載,來源於前朝的前朝的前朝的典籍。
這些都是最寶貴的文獻。
甚至不單單包含關於納哈部的記載。
還有關於更加遙遠的波斯,更加遙遠的大食人,更加遙遠的西方。
而且不單單是記載。
還有陶俑等文物留下,將西方人的印象保留的相當生動。
大慶皇城內,百官的衙門內,一群官員翻閱著大量文獻,最終尋到納哈部一切的點點滴滴。
“一千年前,大寶皇帝徹底統一草原,將當時的突厥人驅逐到了西方。”
“納哈部當時隻是一群負責挖掘鐵器的奴隸,被大寶皇帝拯救,給予他們牧場,讓他們能如同正常人般生活。”
“後來,納哈部幫助大寶王朝東征高句麗,替大寶皇帝討伐不臣之地,獲得獎賞越來越多,賞賜越來越大。”
“等到了大寶皇朝末年,納哈部就已經是草原上最大的部落之一。”
一群老翰林,很快便查詢到關於納哈部的起源。
這些起源,哪怕現在的納哈拙,可能也未必知道的如此清楚。
那畢竟是千年前的事情。
代代相傳,口口相傳,最終傳到納哈拙的耳朵中,未免有些失真。
甚至納哈拙本能的認為。
從這片草原開始之前,納哈部就已經是這片草原上的統治者。
直到這邊草原化作沙漠,納哈部依舊是這裡的統治者。
慶人的世族想要萬世不移。
納哈部卻覺得慶人們該向他們學習,方能建立萬世不移的大族。
殊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