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皇位就是無數英雄好漢爭奪的核心。
而曆史。
更是圍繞皇位而記載的。
或者說。
曆史隻記載權力中心的那些人。
也許在強大的時代,會有民間的幾人能被載入史冊,成為超脫皇權之上的超然存在。
可縱觀千古。
這樣的人也並不多。
還是皇帝,或者名臣,或者武將,更容易被人記住。
再有的話。
可能也就是些道士與僧人了。
再多,可能也就戰勝天下大災難的醫者。
但毫無疑問。
這些人,都是為了維係天下穩定,或者讓天下人更強大的,才能被世人記住。
而且不是一代兩代,而是代代相傳的銘記。
這些人的名字。
已經成為了一個符號。
正是這一個個符號,構建穩固了強盛無比的璀璨東方文明。
有這些符號在。
東方文明就永遠存在。
秦風。
想成為這些符號中的一部分,而且是最為耀眼的一個符號。
這。
未必需要坐在皇位上。
甚至管理整個天下的事兒,反而有可能讓秦風分心,加上東方文明的強大自我糾正能力,秦風未必能順利建下工業文明。
唯有破而後立的遼地。
自然資源無比豐沛的遼地。
那裡才有工業文明誕生的土壤。
秦風想給大慶人看看,除了大一統皇朝之外,還有另外一條能更加強盛的道路。
而一旦秦風做到了。
他的名望將遠遠超越父皇、超越大哥、超越大慶的任何一位皇帝。
秦風成就的。
可能是神壇。
也許會按照東方文明的傳統,會被封為聖人。
那才是秦風真正的野心。
秦風也逐漸跟慶皇說些正事兒。
“父皇,在兒臣來京的這些天,遼地新設的鹽場已被倭寇滋擾五次。”
“更是害死了遼地三十條放哨的狗。”
慶皇原本聽著還想安慰秦風。
倭寇滋擾嗎。
那些家夥的確煩人,甚至慶皇還想傳授下對付倭寇的經驗。
比如……
在鹽場附近建立屯田衛所。
既能製鹽,也能殺倭寇。
慶皇就是這麼做的。
隻是……
後麵死了三十多條狗,是什麼情況?
隻聽秦風義正言辭道。
“所以兒臣回去後,準備給倭寇一點點教訓。”
秦風無比嚴肅。
慶皇一時間有點懵。
“咱開朝後,定下了十五個不征之國,倭國便在此列。”
“那些海賊,也不過是疥癬之患罷了。”
秦風的話,讓慶皇多少有些為難。
大慶立朝之後,南北再度一統,慶皇覺得必須先安穩內部,便與周邊十五個小國,定下了不征之約。
也是為了告訴這些小國。
大慶跟北胡打,你們不要摻和。
隻是如今。
老六要打倭寇。
未免壞了慶皇定下的規矩。
“兒臣暫時沒準備用遼兵打。”
“兒臣準備製造海船,將北胡俘虜,都流放到倭國去。”
慶皇嘴角微微抽搐。
“北胡人高大,若在披甲,倭人望之如若巨人。”
“切記不可送去太多,否則倭國就會被北胡人徹底掌控。”
慶皇這也算側麵同意了秦風的做法。
“兒臣準備將倭國徹底割裂掉,劃分為無數小國,彼此攻伐,相互廝殺。”
“可憑遼地之力,難以做到。”
慶皇也嚴肅起來。
“老六你想怎麼做。”
“倭國多銀礦,到時兒臣扶持兩股勢力,父皇扶持兩股,大哥扶持兩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