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國力。”丘衡輕描淡寫的說道。
“持久戰是消耗戰,哪方的資源先被耗儘,哪方就逃脫不了被吞並的結局。”
“這一點上,曹賊意識得很早,施行招賢令,軍屯等一係列措施,來達到增強國力的效果,才有了如今的龐然大物。”
“而孫家曆經三世,在江東早已根深蒂固,與江東世家形成了利益共同體,這麼做有利有弊,但不可否認的是,江東的國力目前來說僅次於曹賊。”
“反觀主公,直至現在都是積貧狀態,經過這段時間的謀劃,所做的隻是以戰養戰罷了。我們從新野跑到夷陵江陵,吸收了兩郡的資源,得以抵禦曹賊,後又吸收了江夏,襄陽,荊南四郡的資源,這才有了如今的十餘萬兵及軍資。”
“用掠奪來擴充自己的力量,說到底不過是釜底抽薪,短期內可以造成一種富強的假象,可主公想過沒有,假如這支力量在某次戰役中全軍覆沒,我們還有能力再拉出一支新的力量嗎?”
丘衡一番話語發人深省,劉備與諸葛亮都是若有所思的模樣。
劉備思考的是丘衡所假設的情況,越想越覺得可怕,正如丘衡所說,曹賊在漢津大敗之後,並未傷及根本,很快就可以依靠國力恢複元氣。
可當初若是曹賊贏了呢?江東尚可周旋,他劉備卻是隻能苦苦守住兩城,沒有一點點的容錯率,更沒有退路可言。
而諸葛亮想的卻是每當他以為自己已經了解完丘衡的能力之後,丘衡總能給他拋出新的東西,也不知道丘衡的極限到底在哪裡。
丘衡所說的他自然也是心裡清楚,自投入劉備開始,他就已經在為劉備製定適合劉備情況的國策,在蔣琬劉巴加入之後,他吸收了兩人的想法,感覺隱隱有了一個雛形。
隻是現在談這個還太早,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以劉備現在的地盤,根本達不到需要以新政來提高國力的程度,至少要在拿下益州之後,諸葛亮才能徹底放開手腳。
丘衡之所以要在這個時候說,是為了點醒劉備,現在還遠不到可以放鬆的時候。
當然,也是為了引出接下來他所要給出的建議。
“衡這有幾條建議,請主公與孔明看看可行與否。”
“子平快講。”
“子平請說。”
“談及國力之事,並非隻有經濟一門,技術,教育,醫療都是重要的一環。”
“主公可知潁川書院?”
劉備點頭道:“聽聞乃潁川私學。”
“沒錯,從潁川書院走出來的,郭嘉,荀彧,荀攸,戲誌才,陳群,鐘繇等人,均被曹賊納入帳下,這些人,每一個拎出來,可都是當世大才。”
“子平的意思是想設立私學?”
“不!是公學!私學不過吸收世家寒門子弟,難免會有濫竽充數之徒,而白身之中,也不乏像衡一樣渴望建功之人,隻是缺少一個途徑罷了,這樣的人,若棄之不用,主公難道不覺得可惜嗎?”
劉備看著丘衡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很自然就同意了丘衡的觀點,卻又猶豫道:“可子平不是說我們資源有限嗎?創辦公學亦要消耗資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