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其實上一次科舉,也有一些特殊之處。
那就是,樊虎當時並沒有完全一統天下,還有江南之地的考生,沒有參與到科舉之中。
後麵也發生了一係列啼笑皆非的故事。楊廣沒有自知之明,他對江南的掌控,根本沒有達到樊虎那等程度。
但他依舊選擇召開科舉,他希望能夠選拔良才,穩定江南,再圖謀北伐。
雖然說,他願意學習樊虎,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是他根本沒有看清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
有些事情,並不是他直接照搬,就能取得成功,而是要因地製宜,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革。
要知道,就連樊虎推行科舉,也不是原樣照搬,而是根據大夏的情況,進行了不少改進,事實證明,他的選擇並沒有錯。
在他的努力之下,大夏第一次科舉,無疑是非常成功的,取得了非同小可的成果。
如今已經到了第二次科舉召開的時候,這次科舉考試,無疑會比之前的那次更加激烈。
因為江南的考生,也會參與到其中。
江南之地文風盛行,讀書人其實更多,這其中也有眾多才子,但是他們能夠取得什麼成績,仍舊尚未可知。
畢竟樊虎考核的,不隻是四書五經,同樣需要他們的能力達標,如果他們水平不夠,那樊虎絕對不會網開一麵。
他也懶得開什麼南榜,北榜,這根本沒有任何意義,還是要看他們各自的本領。
當今天下人,自然也是明白這個道理,但他們很清楚樊虎開創科舉的目的是什麼,為的就是招攬賢才。
所以說,如果真的有人才,樊虎自然不會錯過,反之,如果他們能力不夠,無法脫穎而出,那樊虎又何必留下他們?
難道是閒著無聊,想給他們發錢嗎?
當今天下讀書人,自然不是傻子,他們都有自知之明,也明白自己的定位。
他們想要入仕為官,想要大展宏圖,那就必須通過科舉,也必須在這無數考生之中脫穎而出。
這次的科舉,比之前難度更大,但是隻要能力足夠出眾,那就無懼任何挑戰,反而擁有更高的含金量。
雖然說,上一次科舉樊虎征召了一大批人才,但是如今的大夏,經過兩年時間的發展,同樣需要大量的官員。
這一次科舉,來的正是時候,也不知道有哪些人能夠金榜題名,能夠得償所願。
如今長安城中,就有不少人都是來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這些人心中滿懷期待。
他們也知道,這條路沒有那麼簡單,想要金榜題名,也沒有這麼容易,可是如果不來嘗試一番,他們同樣不甘心。
因為樊虎推行科舉,數理知識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這些讀書人無比刻苦,無比努力,畢竟想要踏入官場,想要入仕為官,這些隻是門檻而已。
如果他們連最基礎的東西都掌握不了,那就更彆說成為大夏的一員了,他們想要掌控自己的命運,想要主宰自己的未來,就必須從此開始。
或許剛開始的時候,會有些困難。畢竟什麼事情,起步都沒有這麼簡單。
可是,隻要他們能夠掌握訣竅,有著足夠的毅力,就有機會取得成功,就能夠從人群之中脫穎而出,走向一條全新的道路。
而這次樊寧安的滿月宴,也是讓無數學子為之震撼。
這麼大的陣仗,可真是古今未有啊。
誰都沒有想到,樊虎會為了一個女兒,做到這種程度。
可以看得出來,樊虎確實很開心,同時這些讀書人,也能夠感受到樊虎此舉,不僅僅是為了給樊寧安慶祝滿月。
如今整個長安城,可謂是熱鬨非凡。
周邊百姓儘數聚集於此,他們能夠看見如今的大夏,是那麼強盛,是那麼繁華,所有人齊心協力,眾誌成城。
隻需要樊虎一聲令下,整個大夏就會朝著同一個目標進發。
現在的大夏,已經很強大了,但是顯而易見,樊虎並不滿足。
他知道,自己還有很多的事情沒做,大夏也絕對不能止步於此。
終有一日,大夏會取得更高的成就,會擁有更廣闊的未來,大夏百姓,所有人的生活,都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番宴席,無疑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各地皆有議論此事者。
同時,也有無數百姓對這位大夏長公主,送出了自己的祝福。
他們對於樊寧安,自然是無比羨慕。
能夠身在皇家,能夠成為樊虎之女,並且受到這般重視,這樣的命運真不是其他人能夠媲美。
不過,他們的出身已經無法改變,他們的過去早已成為定局。
如果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想要擁有不一樣的未來,那他們隻能依靠自己。
如果他們能力足夠出眾,能夠從眾多讀書人中脫穎而出,那他們也不必擔心這樣的事情了。
不管什麼事情,如果隻知道寄希望於他人,必然束手束腳,無法取得徹底的成功。
樊虎當然不會這樣做,在他認知之中,不管什麼事情的核心,都是以他為首。
正因為如今,大夏有他指引,才能沿著這條正確的道路不斷向前。
像杜如晦,房玄齡,魏征等大臣,自然也是重中之重,他們可以輔佐樊虎,處理政務,大大提升樊虎的效率。
但是有些事情,還是要按照樊虎自己的決斷來,他作為一個穿越者,他的見聞自然不是其他人能夠相提並論。
這是他最大的優勢。
總之,如今的樊虎,掌握著絕對的主動權,其他人自然無法相提並論,想要擺脫樊虎的掌控,無異於癡心妄想。
現在的大夏,沒有任何人能夠做到。
自從大夏立國以來,他推行的種種改革,雖然並非完全利好自己,卻讓天下人心儘歸於樊虎一身。
他現在的威望,早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哪怕是以往任何一任君王,都無法媲美。
因為他們不可能做這樣的事情,也沒有這樣的魄力,能夠推動種種變革,有利於天下,有利於百姓。
正因如此,這些百姓知道樊虎的態度,知道樊虎的所作所為,他們內心是那麼的慶幸,慶幸自己生在大夏,是樊虎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