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當然不會糾結於這些細節,他們很清楚,是誰讓他們過上了這樣的生活。
曾經楊廣在位時期,對百姓萬般壓榨,雖然說他的統治,並沒有維持多久,但他卻給天下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雖然那時候,樊虎已經起兵,可是朝廷和義軍所在的地盤,可謂是截然不同的處境。
那時候,樊虎還沒有推行這麼多改革。
但是義軍占據的疆域,百姓無疑過得更加安穩,他們不必擔心朝廷大興土木,肆意征召,他們擁有更多選擇的餘地。
並且,哪怕樊虎真有需要征召百姓,他也不是肆無忌憚,不加節製。
如今的大夏,已經完全步入正軌,兩年的安穩發展,能夠帶來太大的影響了。
周邊的外族,已經完全安穩下來,他們被納入大夏的掌控之中,自然不會侵犯邊境的百姓。
甚至於,因為樊虎的種種政策,使得漠北等地百姓,同樣能夠吃飽穿暖,他們自然不願過上打打殺殺的生活。
如果有的選,誰又願意陷入死境之中呢?
這樣的時間,對於樊虎來說頗為難得。
因為誰也不知道,日後會不會發生其他變故,這樣安穩的生活,能不能一直維持下去。
或許用不了多久,大夏會麵對新的敵人,那時候他們又該怎麼做。
所以,他們必須趁著如今,擁有這樣的機會,全力發展,儘可能提升大夏的國力,讓大夏擁有更深厚的底蘊。
如此才能應對一切變故,無懼任何挑戰。
如今的樊虎,無懼任何敵人,對他來說,現在的大夏實力足夠強盛,放眼整個世界,又有誰能夠與大夏為敵?
不管是哪一個國家,任何一方勢力,膽敢挑戰大夏,他們想要與大夏為敵,必然付出慘痛的代價。
這就是現實。
他當然不是狂妄自大之輩,實際上,樊虎做任何事情,都有著絕對的把握,而現在的大夏,無疑是擁有足夠的底氣。
這兩年時間,他做了太多的事情了,在他的主導之下,大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這些變化,則是讓大夏的國力與日俱增,讓大夏的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如今大夏百姓,皆以樊虎為首,樊虎的威望,達到了更高的境地。
對於大夏的百姓來說,他們心中自然沒有任何質疑,他們能夠看到大夏的變化,也看到樊虎所帶來的影響。
正因為有樊虎在此,大夏才能如此崛起,才能橫掃四方之敵,任何對手都不可能與大夏對抗。
曾經中原之地雖然繁華強盛,卻也沒有達到這種程度。
可現在,他們根本無需任何顧慮,他們隻要做好自己的事情,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足夠了。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怎麼可能不支持樊虎呢?
他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如果沒有樊虎的話,他們的生活也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
一個英明之主,完全能夠主導他們的命運,主導大夏的命運。
而現在,樊虎所做的一切,令他們擁有更多選擇的餘地,他們的後人,也能夠依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
哪怕這條路很困難,但是最起碼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要知道,在這兩年時間裡,再度舉行了一次科舉。
其中就有不少人才脫穎而出,除了世家子弟,還有寒門學子,甚至於還有普通百姓家的讀書人取得成功。
距離樊虎推行科舉,也有很多年時間了。
在這幾年時間裡,一些原本是農家出身的讀書人,他們抓住這個機會不斷努力,不斷崛起。
他們提高自己的能力與學識,所以才能在科舉之中取得成功,金榜題名。
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他們終究還是做到了,因為他們本就不是平庸之輩。
如果沒有足夠的能力,就算給他們這個機會,讓他們擁有選擇的餘地,一樣難以成功。
這就像千裡馬和伯樂的關係,他們腦子再怎麼好用,如果沒有機會的話,說什麼也無濟於事了。
但是現在,科舉製度已經建立,他們隻需要全力以赴的提升自己,就能夠得償所願。
而他們的成功,無疑是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以及家族的命運。
如果他們成為大夏的官員,無疑能夠獲得更好的條件,培養自己的家族後人,讓他們也參與到科舉之中。
對於樊虎來說,不管他們是什麼背景,什麼身份都不重要。
隻要他們才華足夠出眾,能夠在大夏的發展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發揮出自己的作用,那就足夠了。
大夏的子民都以此為榮,他們都希望能夠取得更高的成功,他們也希望大夏能夠變得更加強盛。
哪怕這條路並沒有這麼簡單,可是如果不去嘗試,誰又知道結果呢?
或許現在,普通百姓培養出來的讀書人,想要競爭金榜題名的名額,並沒有這麼簡單。
可是隨著時間推移,他們積累的才學越來越多,必定能夠勝過其他競爭者。
不管他們是什麼出身,最終都將趨於平衡。現如今世家子弟,或許占據一定的優勢,但也僅此而已。
因為,當科舉的影響力逐漸深入人心,世家底蘊再怎麼深厚,他們再怎麼培養人才,也無濟於事。
因為人口基數擺在這裡。隻有基數足夠大,才能湧現出更多的人才。
而尋常百姓,甚至是農家子弟,他們無疑擁有這樣的優勢。
而這些通過科舉所篩選出來的官員,自然不會反對樊虎,他們很清楚,自己為何能夠擁有這個機會。
為何能夠站在朝堂之上。
並且,他們也能夠看到樊虎的英明神武。大夏之所以有如此變化,都是因為樊虎的領導。
雖然樊虎建立大夏,依靠的是絕對的武力,但他擁有的不隻是武力,他同樣能夠做出明智的決斷,能夠提出許多新建的製度。
正因如此,所有人都無比相信,唯有樊虎才能改變大夏,才能讓大夏變得更加強盛,過上更好的生活。
可以說,如今朝堂之上,已經成為樊虎的一言堂,但他並不會這樣做,他還是廣納良言,虛心接受建議。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