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對我大夏子民無比看重,他們卻這般放肆,無疑是自取滅亡。”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他們也是這樣想的,以大夏如今的國力,根本不懼任何挑戰。
就算這薩珊王國曆史悠久,又能怎麼樣?
他們的國力能夠和大夏相提並論嗎?
先前的大隋也是無比強盛,但是和現在的大夏比起來,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二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這就足以看出,如今的大夏在樊虎的經營之下,發生了何等變化。
哪怕是身在大夏的百姓,都覺得不可思議,他們覺得自己如今的生活,猶如幻境一般。
在此之前他們根本無法想象,但這就是現實,因為樊虎的帶領,他們的處境截然不同。
整個大夏蒸蒸日上,蓬勃發展,他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拿著大夏報,這名書生,臉上不由得露出一抹微笑,他接著說道:
“其實諸位猜的沒錯,陛下既然將這個消息公布出來,自然是已經做出決斷。
在這大夏報上已經說了,陛下決意出兵,他現在調兵遣將,即將派遣大軍遠征薩珊王國。
這一戰,是為了我大夏的威嚴,大夏絕對不容挑釁。
既然是這薩珊王國自尋死路,那我們自當全力支持陛下,相信陛下選擇出兵,已經做好了相應的準備。
這一戰,我大夏定能穩超勝券,定能讓這薩珊王國付出應有的代價。”
眾人聽得此言皆是眼前一亮,這果然是個好消息。
他們實在是看不慣,竟然有人敢如此欺辱大夏,完全不把大夏放在眼裡。
如果不給他們一些教訓,那眾人絕對無法接受。
不過,樊虎顯然不會讓他們失望,自從大夏立國以來,樊虎已經做到很多世人難以想象之事。
大夏精銳的強大,也讓眾人印象深刻。不管是高句麗還是突厥,他們都是一方大國,但是在大夏精銳麵前,卻是不堪一擊,被輕易碾壓。
這其中的差距顯而易見。
不管是誰,膽敢冒犯大夏,就隻有一個結局。
如果他們沒有自知之明,不能認清楚現實,那麼等待他們的,將會是徹底的末日。
大夏精銳兵臨城下之時,就沒有善罷甘休的可能了。
沒有人會懷疑,大夏精銳的戰鬥力,雖然這兩年時間,大夏並未對外征戰,可是大夏精銳的戰績,讓所有人都記憶猶新。
在人群之中,有一名中年書生,他的臉上滿是亢奮之色,接著開口說道:
“既然陛下出兵,那我們就沒什麼可擔心了,以大夏精銳的戰鬥力,拿下薩珊王國,必然不在話下。
我現在隻想知道,等我大夏精銳橫掃薩珊王國,他們又會做核反應,希望到時候,他們不要後悔莫及。
到時候再來求饒,可就晚了。
我大夏還是太過仁厚了,陛下已經給了他們機會,但他們卻不知死活,竟敢派人截殺我大夏的使團。
他們這樣做,和找死沒有任何差彆,我大夏將士不畏一戰。
如果有需要的話,在下也可以跟隨我大夏精銳征戰沙場,衝鋒陷陣,縱然死在戰場上,也在所不惜。
隻要能夠為大夏獻出一份力,那在下就心滿意足了。”
眾人紛紛點頭,他們表明態度,如果樊虎有需要的話,他們願意去戰場上衝鋒殺敵。
就算他們不是武夫,他們隻是一介讀書人,但大夏需要,他們絕對不會有半點推諉之言。
他們生在大夏,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隻可惜,並不是所有人都擁有出眾的才華,能夠從科舉之中脫穎而出,金榜題名。
那些無法通過科舉,入仕為官的讀書人,他們心中也有著自己的誌向。
或許讀書並不適合他們,但是他們可以走其他的路,他們也可以在戰場上建功立業,衝鋒殺敵。
這同樣是改變命運的一條道路。
上一次科舉結束沒有多久,聚集在此的,大多數都是落第的考生。
但是他們並沒有放棄,他們內心仍舊充滿著希望。
主要是現在的大夏,實在是太繁榮,太強盛了。
他們相信,隻要自己能夠成為其中的一員,一定能夠在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跡。
哪怕這條路並不簡單,卻也無法消磨他們的信心。
眾人心中,皆有著不同的期待,而此刻,當大夏遇到問題時,他們也希望能夠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隻不過,就算他們有心報國,恐怕也沒有這樣的機會。
主要是大夏精銳訓練有素,自然也不需要這些書生做什麼。
如今的大夏精銳,雖然不隻是當初追隨樊虎,南征北戰,建立大夏的老兵,其中還有許多新征召的兵馬。
但是,並不代表所有大夏的士卒,都稱得上大夏精銳。
他們還需要經過嚴苛的訓練,進一步提升戰力,才能稱得上精銳之師,樊虎才會讓他們征戰沙場,為國立功。
樊虎一直以來,所奉行的都是精兵政策,他希望大夏精銳能夠戰無不勝,所向披靡,能夠儘可能的減少傷亡。
隻有士卒足夠精銳,他們才能一鼓作氣徹底將敵軍擊潰,而不會在戰場上自亂陣腳,陷入被動之中。
現在的大夏精銳,無疑就擁有了這樣的實力,整個大夏人才濟濟,人口也很多,從數千萬人中選拔出來的數十萬大軍,他們自然不是等閒之輩。
大夏精銳擁有最好的武器和裝備。
同時有著眾多猛將,率領他們在戰場上殺敵,必然能夠一往無前,讓敵軍陷入徹底的絕望之中,不給他們半點喘息的機會。
或許不久之後,薩珊王國也將落得這樣的結局,這就是他們最終的命運,無人能夠改變。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