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倒還充裕,所以許塵並未著急,而是一本本翻動起來。
許塵是個實在人,他看到其他功法都是書狀冊狀,唯獨有兩本功法是用竹簡記載的,當即疑惑頓起。
不翻你翻誰?他暗道。
小心撚起眼前功法,許塵細細念出聲來。
《聽水經》
倒是個好名字。聽上去與自己的溪流碧道基有異曲同工之處。
許塵翻動起來,腦中逐漸放空自我。
聽水經有言
初入道者,須先修身養性,去燥除火,使心境平和。每日靜坐,聽水聲潺潺,觀水之流動,以水之無形,應萬物之變。此乃聽水經之心法也。
次而習呼吸吐納之術,吸天地之精華,吐臟腑之廢氣。呼吸間,如水之流動,悠然自得,不急不躁呼吸如水,吸則蓄勢,呼則發力。此乃聽水經之呼吸法也。
再而習行走坐臥之術,行走間如水之行,坐臥間如水之靜。行如水之流,坐如水之靜。此乃聽水經之行住法也。
習此經者,當以水為師,以聽為法,心無旁騖,方能漸入佳境。以水為師,習水之善;以水為法,悟水之道。此乃聽水經之根本法也。
竟如此高深!
修煉這聽水經不僅要求呼溪邊靈氣,還要心若流水,仿水為師,方能成就聽水之經
許塵當即沉入其中,不知不覺已看到最後一行。
“隻是聽水經方”
怎麼沒了?
許塵微微皺眉,這《聽水經》如此玄妙,竟然是一本殘卷,犬家隻殘存上卷,自己若是修煉這本功法日後若不能尋得下卷,則止步於言慧境
許塵搖了搖頭,隨即向內處走去。
修行之事,容不得自己半點馬虎。
眨眼間,十日時間已過。
“挑了如此之久,卻也隻三份功法能入我心實在為難啊”許塵盤坐在蒲團上,微微歎息道。
十日功夫,他一一將間內幾十餘本功法看完,收獲良多,不僅對於功法有了諸多認識,也產生了一些自我見解。
他端坐在中間,前方地麵上擺著三份功法。經過十日考究,他最終選定三本功法作為自己的後手。
三份功法,其中一份便是十二哥修的《氣闊破雲》。
功法言:吾輩欲修《氣闊破雲》,須先明心見性,心如明鏡,身如虛空,以雲為體,以氣為用,方能遊刃有餘。初入門徑,當屏除雜念,守靜製動,使心境澄清。每日凝神,觀雲之聚散,以雲之無定,應萬物之無常。繼而修呼吸吐納之術,吸清氣而吐濁氣,呼吸間,如雲之變化,自在無礙,不滯不塞。
修此經者,當以雲為體,以氣為用,心無旁騖,方能漸入佳境。終而修此經者,當以雲之德,養萬物而不私,方能成就無上道果。此乃天雲氣經之終極大法也。
這本功法也是青元太歲所修的功法,修煉時需食雲吐氣,和《聽水經》一樣,這門功夫也注重修身養性,方能修煉成功。
但是比《聽水經》強的是,《氣闊破雲》能修煉到太歲境。隻是契合度上與自己不高,修煉起來怕是不會有《聽水經》那般順暢。
其次一份功法叫做《璿亓目經》,這本功法與前一本亦有所不同,是一本適合瞳修修煉的功法。
璿亓者,萬物之精,目者,心靈之窗。
習《璿亓目經》,須心神合一,目透蒼穹,以目為燈,照見本心,悟道自然。
初修者,宜先靜心定性,去妄存真,使心鏡明淨。每日凝目,以璿亓之恒,應萬物之變。次而修目術,煉目如炬,觀微知著,目之所及,心之所達。經雲:“目如璿亓,照見本心。”乃《璿亓目經》之目法也。
修煉這門功法,需在眼處凝練一璿亓,此物是修行功法之根本,需日日用靈氣養煉,後璿亓反哺自身,以求太歲之境
這門功法應該是一位前輩生前所著,有諸多想法在書中所現,卻少了很多細節與指導,許塵雖覺得很有意思,可是若要讓他修煉,他還是心中猶豫。
畢竟這門功法雖然像是為自己貼身製造,卻隻能修煉到言慧境,自己再三猶豫之下還是沒有做出決斷。
最後一份功法自然是便是他一眼相中的《聽水經》,這功法玄妙還與自己無比契合,若不是隻有半份殘卷,他幾乎已經選定
唉,不知道十二哥那邊怎麼樣了,若是他那裡再能尋一本功法,自己又可以評定一二了。
現抄錄下來吧,自己雖然靈智開悟,卻尚不能達到過眼不忘的地步,尤其還是功法一事,輪不到自己偷懶。
又花了半日抄寫,許塵卻皺眉起來。
自己若是將這些功法存在神通之中,不就省去了這抄寫的功夫了嗎?
他不曾懷疑過此事的可行性,反正也沒旁人,何不一試?
許塵蘊起靈氣,緩緩摻入眼中,靈氣清明,幾乎瞬間就將眼前三本功法收入眼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