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的時間轉眼即逝,
公元1451年,天順兩年,三月二十一,寅時,早上5點,
80名貢士,在會元張釴的領頭下,來到了紫禁城外麵的廣場之上。
對即將參加殿試的貢士們來說,以前的成績都已經不重要了。
此時他們心裡所想的除了猜測策題的內容,更多的是對當上進士後的仕途的憧憬。
卯時,80名貢士在軍機大臣禮部侍郎李賢的帶領下,穿過千步廊,齊聚承天門,也就是如今的天安門前。
按照會試的名次依次排列等待門前值守的金吾衛的例行搜查,準備入宮。
雖說會試中榜者皆可參加殿試,但參加殿試的人不一定全都是當年的貢士,有些貢士在參加完會試後,可能因丁憂、疾病等原因不得不放棄這次的殿試,轉而參加下一次的殿試。
此時就是如此,本次會試考中者有80名,加上上次正統十三年的20名貢士,共100名。
100名貢士們,經過在承天門外兩側整齊排列的專門為了殿試調派而來的兩百來個大漢將軍的注目禮下,眾考生接受完搜查,
繼續跟著禮部侍郎李賢的腳步穿過承天門。
承天門至端門這段路左右兩側為朝房各26間,東邊朝房正中有太廟街門,西邊朝房正中有社稷街門,分彆通向太廟和社稷壇。
穿過端門後,便可望見午門,午門正麵有五個門洞,兩旁有兩城闕,整座門呈“凹”字型。除了一眼就看見的三個門洞外,有兩個掖門開於城台兩側的基座,從正麵是看不見的,隻能從側麵看。
兩邊城闕南側東有闕左門,西有闕右門,均為從午門外向出入之門。
闕左門和闕右門南側有聯簷通脊的朝房各42間,東朝房南側有太廟右門,西朝房南側有社稷壇左門,太廟右門和社稷壇左門南側至端門間各有朝房5間。
闕左門和闕右門北側至午門兩觀之間各有朝房3間,除了這6間朝房為王公朝房,是王公、官員們集會和侯朝的地方外,其他的朝房皆為六科值房,也稱六科廊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辦事機構所在地。
在午門前,貢士們按照在會試中名次的單雙數,單數走東側的左掖門,雙數走西側的右掖門。
這兩個掖門隻有在殿試以及大朝之時才會開啟,正常情況下,王公百官進宮時走的是午門正中門洞兩側的門洞。
正中的門洞除了皇帝出入專用外,迎娶皇後時,皇後可以走這個門,
再來就是殿試結束,狀元、榜眼、探花出宮時也可以從此門離開。
除此之外,都有著嚴格的等級製度規定著,一旦走錯門是很容易惹來殺身之禍的。
穿過午門,映入眼簾的是整個紫荊城最大的宮門奉天門。
午門至奉天門的這段路,東側有會極門,是聯係文華殿、內閣的樞紐,也是前朝出入東華門的必經之路;
西側有歸極門,是聯係武英殿的樞紐,也是前朝出入西華門的必經之路。
這兩個門南北側各有11間聯簷通脊的廡房,東側設實錄館、玉牒館和起居注館,西側設會典館。
此時,數丈高的朱紅大門還緊閉著。
到辰時初,早點7點,伴隨著朝陽的升起,四周傳來一陣鼓樂聲,大門才隨之緩緩開啟,站在廣場前的眾考生繼續穿過奉天門,立於皇極殿前廣場的丹陛前,
而以軍機處閣臣為首的讀卷官和受卷官以及數十名執事則立於丹陛上,接受了眾考生的參拜後,便靜候著皇帝的到來。
在等候皇帝到來的這段時間,貢士們要接受朝臣大佬們的注目禮,感受一下朝堂的氛圍。
到辰時中,早上八點,天順帝朱祁鏞走進了大殿。
隨之而來的,還有懷中抱著100份試卷的貼身內侍公公張琦,
天順帝朱祁鏞坐定,滿朝文武大臣大禮參拜後,
殿試正式開考,時間為一個時辰,題目隻有一道,
考完由軍機大臣彭時,商洛,錢欽,楊洪,王直,李賢,江淵,王竑,八人當場閱卷,宣布名次!
此時,100名貢士已經按名次坐好,內侍小黃門也已經把試卷分發給各人。
第一排的會元張釴,打開試卷,隻見上麵寫有一句話,
“大明複興,愛卿當如何?”
對於此題,張釴早已經思慮良久,
稍許一思考,決定劍走偏鋒,直接白話文作答!
隻見其抬筆寫到,
“因而循之,與道神之,革而化之,與時宜之。
故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馴。
改革是時代發展之需要,是現實國情之需要,更是中興大明之需要。
當此內生亂,外遭脅之時,我大明要想實現國富民強,必須變革,故臣大膽妄言之,
針對本朝南方叛逆之藩王作亂,
臣主張,厲行削藩,
可以保留現有各藩王的爵位和俸祿,收回其名下控製的土地和衛隊,從而控製其經濟,拆撤其軍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