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瑾之並非報複秦耕,而是他看了秦耕的處方之後非常生氣。
秦耕開出的處方非常的異類,與醫學中專畢業生完全不相匹配。
也就是說,他不會開處方,或者說,他的處方很多都是錯誤的。
“你治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為什麼抗酸製劑僅僅用一個星期,而消炎的抗生素卻吃一個月?你難道不清楚抗生素一般不超過7天的用量嗎?你難道不知道抗生素的聯合應用的基本原則嗎?”
宋瑾之質問得非常專業,可以說無懈可擊。
眾人都為秦耕捏了一把汗。
這兩天,大家都已經知道,找秦耕看病的人絡繹不絕,宋瑾之是窩著一把火,怒氣衝天,今天批評秦耕,肯定是公報私仇。
但是,宋瑾之所說秦耕的問題,那也是一針見血,實實在在的,在專業上,他是對的,加上他是醫院業務方麵最高的行政權威,他批評得堂堂正正。
醫院不是個體診所,更不是無證行醫,所有的處方,所有的病曆都要保存30年,作為法定文書,開不得玩笑,醫院,醫生是要負責的。
你秦耕治好再多的病人,但是處方錯了,你就是犯了天條!
說得很對,秦耕被說得啞口無言。
宋瑾之作為醫院管業務的副院長,他指出醫生的缺點,也是他的本分。
不過,事實上,秦耕僅僅臉紅了幾秒鐘,隨即,他就微微一笑,並不急於說話,也不表態!
沉默了很久,終於等到了宋瑾之把話說完,他淡淡地說:“宋院長批評的都對,我接受。不過,話又說回來,醫學是一門實驗科學,醫學的進步都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建立在醫學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探索。所以,我雖然接受批評,但我並沒有錯。宋院長,嚴格的講,我用抗生素治療消化性潰瘍,是一項科研成果。”
“成果?什麼成果?”宋瑾之沒有反應過來。
“我使用抗生素治療消化性潰瘍,是一項成大成果,如果我申報成果,你信不信,這項成果可以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秦耕還沒有這個打算,或者說還沒有想好,要是他真有這個打算,他很快就可以成為科學院學部委員,也就是後來的兩院院士。
秦耕沒有想好,自已可不可以申請這個成果。這件事有點大。這是獲得諾獎的大成果。暫時放在一邊。
至於用不用這方法治病,那肯定是要用的!
發現幽門螺旋杆菌感染誘發消化性潰瘍,是1982年澳大利亞學者巴裡·馬歇爾和羅賓·沃倫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檢標本中首次發現了幽門螺旋杆菌,並證明該細菌與消化性潰瘍的發生密切相關。此後,大量的研究進一步證實了hp在消化性潰瘍發病中的重要作用。hp可以產生多種酶和毒素,損傷胃黏膜屏障,導致炎症和潰瘍的形成。
馬歇爾和沃倫的這一發現改變了人們對消化性潰瘍的傳統認識,為該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他們因此獲得了200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宋瑾之嗬嗬冷笑幾聲,嗤之以鼻,“嗯,成果?屁成果!明明違反一些規程,你還科技一等獎!你有本事申請啊!”
秦耕沒有繼續正麵衝突,他覺得沒有必要,來這個世界,絕對不是來吵架的,在能力,知識水平上,自己有巨大的優勢,和宋瑾之吵架,有意義嗎?
於是,他采取了沉默。
不過,他一點也不頹廢,沮喪,而是麵帶微笑,讓宋瑾之繼續批評。
秦耕今天單獨坐診,剛才交班前一秒護士長劉有英告訴他的,這是他最高興的事。
當然,他並不知道,這是宋瑾之把他趕出來的結果。
在秦耕的思維裡,什麼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可以單獨一間診室坐診,雖然他的診室在醫院最不起眼的角落裡,但可以了,才畢業就有這樣一間診室,他非常的滿意了。
他沒有去研究是什麼原因。
他越過畢業更早的幾個醫生擁有單獨的診室。
其實原因很簡單,除了三大名醫和宋瑾之有病人找看病,其他的醫生,就隻有秦耕有病人找了,宋瑾之不願意和他坐一個診室,其他的醫生更不願意跟他坐一間診室。
比他早畢業的幾個醫生,他們願意幾個人擠在一間辦公室也不願意和秦耕在一起。
所以,秦耕才有了今天單獨坐診的機會。
宋瑾之批評了一會,見秦耕沉默不語,他也沒有窮追猛打的意思,然後就警告了秦耕幾句,散會了。
秦耕第一個走出交班辦公室,找到了自己的診室,稍微整理了一下,坐在凳子上,滿意的伸了伸腰。
來病人了。
“秦耕醫生嗎?”
“嗯,是的。”
“我是來請你看病的。我胃痛很多年了,反複發作,聽說你醫術高明,治療以後還不複發,是嗎?”
“絕大部分不複發,醫學沒有絕對的。”
“好,請你幫我治療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