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玩意?
掃滅高句麗?
這不是貞觀十八年才發生的事情嗎?
就因為一部《帝國的早晨》,征討的時間就提前了?
不過反過來想想,這事兒倒也並不奇怪。
曆史上,李二之所以等到貞觀十八年才發兵高句麗,並不是他不想提前,而是因為局勢和實力不允許。
直到貞觀十八年,李二破降突厥、平定吐穀渾、滅高昌後,不論局勢還是國力,都讓他有了底氣,這才將目標鎖定在了高句麗這個跳梁小醜身上。
反觀如今的大唐,因為自己的緣故,國庫已經日漸充盈。
不僅如此,就連南方那些世族門閥,現在也是風聲鶴唳。
雖然才剛剛破降突厥,尚未完成平定吐穀渾、滅高昌,但李二的底氣卻空前高漲。
又恰逢一部《帝國的早晨》惹怒了他,現在提出征討高句麗也在情理之中。
畢竟比高句麗更遠的倭國都在計劃中,出兵高句麗,也不過是摟草打兔子而已。
曆史上,李二作為一代明君,吸取了許多隋朝滅亡的教訓。
但是在征討高句麗這件事情上,他和表叔楊廣的觀點,卻出奇地一致。
當初隋朝覆滅,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隋煬帝三次征討高句麗。
以致出現“男丁不足,役使婦人”的可怕局麵。
各地百姓紛紛揭竿而起,天下大亂。
那麼李二為什麼還要像隋煬帝一樣,非得置高句麗於死地呢?
難道他不知道隋朝實際上間接亡於征討高句麗的戰爭嗎?
不。
李二不僅知道,而且非常清楚。
但曆史上的他,卻不得不這樣做。
至於原因。
主要還是大唐要維係宗藩關係,不容他國挑戰自己構建的世界體係。
除此之外,還有淵蓋蘇文弑主、高句麗違詔、援救新羅、收複遼東領土、雪隋代之恥、防止後亂、平定天下等諸多原因。
當然。
發兵滅國也並非隨口說說那麼簡單。
雖然棒子國夜郎自大,總以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
但不可否認,如今的高句麗,可是能讓隋煬帝百萬大軍吃癟的存在。
雖然古代的百萬大軍,都是號稱,水分很大。
但不可否認,隋煬帝確實敗給了高句麗。
甚至就連曆史上的李二,征討高句麗的時候,最終也是被迫退兵。
或許也正是因為考慮到了這個原因,喊出征討高句麗的話之後,李二就紅著眼來到了周餘麵前,“小子,你得幫朕,他高句麗實在欺人太甚!”
周餘:……
這事兒自己能拒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