嶄新的自行車騎起來雖然同樣風光,吸人眼球,可它卻不像三輪車那般轟鳴作響。
如今既有自行車,又有三輪車,在不同場合,兩者可以交替使用,彆提多方便了。
騎著那嶄新的自行車,他腳下生風,竟將自行車騎出了摩托車般的速度。一路風馳電掣來到城外,踏上通往上河村的那條土路。
在一個無人的角落,他把自行車收進空間,又取出了三輪車。
上河村和下河村的村民都見過他騎那輛三輪車。要是今天他換了一輛嶄新的自行車,那未免太過招搖了。而且,要是需要拉貨的話,自行車可就不太方便了。
自從走上這條道路,不論是下河村還是上河村的村民,見到李有福都會滿臉笑容地向他招手打招呼。
上河村的人還好,李有福基本上都認識,但下河村的人他認識的就不多了。
然而現在,許多人都認識了他李有福,即便有不認識的,旁邊的人也會說:“看呐,那就是上河村的李有福。”
那些以前不認識李有福的人,都會像打量稀奇寶貝似的,上上下下仔細地瞧著他,把李有福弄得尷尬不已。
在經過下河村那段路程,李有福簡直像逃跑似的,把三輪車開得飛快,以免自己成為彆人圍觀的對象。
來到上河村,村民們正在家中精心編製種植空心菜的竹兜,準確地說,應該是大竹筐子。
那些竹筐子的表麵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洞,以後每一個洞裡都可以種上一棵空心菜。
原本李有福說,等溝渠下麵的空心菜被上空爬滿藤蔓的蔬菜完全遮住陽光的時候再進行移栽。
可他沒想到,他這方法一說出,村民們的熱情空前高漲。他們哪裡舍得空等兩三個月,等到那邊溝渠收完再移栽到這些竹筐裡。
現在,村裡家家戶戶都是女人在編織竹筐,男人則去山上挖土。他們專門去挖鬆樹底下的腐殖土、爛木頭化成的土,還有池塘裡的爛泥。
當然,山坡上一些肥沃的泥土他們也會挖回來,然後一層一層地填滿竹筐。接著,他們把一些成熟的空心菜用剪刀剪成兩個結節一根的種苗,每截種苗帶著兩個結疤和葉子,再將其種在那些竹洞裡麵。
他們填上一層土,然後再種植一圈的空心菜。然後再填上一層土,再種植上一圈。
李有福路過劉鐵柱家時,看到劉鐵柱正挖來不少泥土,他和他老婆一邊倒泥土,一邊種著空心菜。
有的人家沒有空心菜苗,就用種子種植;也有的人家專門把種子種在一小塊地方,先育苗,再進行移栽。
看著大家忙碌的身影中洋溢著的幸福笑容,李有福心中滿是欣慰。如今上河村村民們的精神麵貌與早些時候相比,那簡直是天壤之彆。
畢竟,每天捕到的魚、黃鱔等都在售賣,生產隊每天都會買來不少物資進行分發。
生產隊裡的大食堂也恢複了往日的盛況。這些村民們在附近的村莊都有不少親戚,他們聽說其他生產隊的大食堂裡,吃的東西甚至還不如喂豬的食好。
要知道,豬食裡還會摻雜麥麩、米糠以及一些玉米麵、紅薯塊等糧食呢,而現在很多食堂的夥食,真的是人吃的還不如豬吃的。
往往一大鍋稀飯裡麵,就是水多,野菜多,真正的糧食卻很少很少。
現在他們上河村每天不但有小魚小蝦吃,而且放的油比以前多多了。
每天都有買回來的粗糧和細糧,雖然每天以粗糧為主,但粗糧也是糧食啊,總比沒吃的要好。
他們上河村現在每天收入上千塊錢,而村子裡才一百個人左右,平均下來每人每天能有十塊錢呢。
一天十塊錢,一個月那可就是三百塊錢的巨款啊!現在他們村子裡的人一個月的收入相當於工廠裡工人一年的工錢了。
不過,無論是上河村還是下河村的生產隊長都傳話下來,讓村民們把兩個村子每天的收入都爛在肚子裡,一定要保密。
否則,他們就彆想再有這麼高的收入了。雖然隨著下河村持續在大河裡下捕魚竹籠,相信很快這些秘密就會被其他生產隊知道,但能拖一天是一天,多拖幾天就能多幾天的收入。
等把生產隊倉庫裡的糧食儲存起來,家家戶戶都存夠了糧食,到那時他們就無所畏懼了。
而且聽村民們說,不僅是他們上河村,下河村的人現在也在用竹子編織這種大竹筐,準備用來種植空心菜。
對於他們這種自發種植空心菜的行為,李有福自然是大力支持、讚賞有加。
剛才聽了那些村民們說的話,李有福突然想到一件事。以前要是有一個工作指標,鄉下的這些村民們肯定會蜂擁而至。
可是現在,這些村民們每個月分到的錢和物資折算成錢的話,可以分到三百塊錢呢。
雖然這事兒未必能一直持續下去,但對於現在的他們來說,這工作指標還那麼有吸引力嗎?
而且往後,他們的收入未必就會降低。雖然捕魚的收入肯定會減少,但再過一個多月,空心菜就可以收獲了,再過幾個月,溝渠上種植的那些菜又可以收獲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