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還是個有說法的。
【民俗雜談】【淮南子】......等古籍之中都有寫過這東西。
但其中形象,有些不一。
就著剛剛那大黑魚顯化原型來說。
【民俗雜談】中有一篇說,這鼇魚其實是真龍兒子裡的老大。
獨占鼇頭,說的就是它。
也有一篇說。
鼇魚不是龍的大兒子,但它也是兒子,是龍跟一條大鯰魚所生的。
陸鼎之所以會記得這些,主要是前世看鬼吹燈的時候,看到了鐵頭龍王,一時好奇。
就去找了找。
結果還真找到了。
原型便是這鼇魚。
而且,還有一點相似的是,鼇魚,住的地方正是古籍中的‘黃河’
喜歡潛伏其中,用它那堅固的大腦袋撞過往船隻,給人撞的船毀人亡。
【鼇魚,棲黃河之底,大者長七十丈餘,身黑,披甲,頭硬如鐵,襲過往商船.........】
也是因為腦袋硬這個特性。
舊時古人,喜歡把它的形象印在盾牌上。
這裡麵還有個小故事。
說,最開始這種形象,出現在起義軍中。
起義軍嘛,比不得正規軍。
所以武器用料,肯定是要劣質一些的。
隻能通過這種方式,暗示士兵。
‘都聽好了啊,你們這盾上的玩意兒,叫鼇魚,龍王爺的兒子,牛逼的很,腦袋硬的能砸核桃’
‘到時候打起來了,你們就拿著這盾牌擋就行,誰來都不好使’
然後,士兵就相信了嘛。
也算是鼓舞士氣了。
等真打起來的時候,起義軍跟正規軍對上。
正規軍的士兵,揮舞著大刀說‘我這刀重八斤六兩,削鐵如泥,吹毛斷發,你他媽的投不投降,不投我剁了你’
起義軍士兵,一手持盾,一手拿著有缺口的刀‘你吹牛逼呢,見過什麼叫鼇魚盾嗎,還寶刀,我讓你砍,砍的爛算我輸’
然後兩邊啪啪啪啪一頓打。
你還真彆說。
那刀砍下來還真讓他擋住了。
反手,起義軍的士兵,拿著手裡崩刃的缺口刀,就給人砍了過去,結果還卡在了骨頭裡。
正規軍罵他‘你他媽的不講武德,不是讓我隨便砍嗎’
起義軍士兵不說話,抓著刀把一個勁兒的鋸。
好嘛。
刀刃有缺口,你還真當鋸子使啊?
就這麼,盾牌上鼇魚的樣子,就留了下來。
當然,這是民俗小故事。
真假難辨。
但好玩兒就行了。
當時陸鼎看到這些的時候,腦子裡畫麵感十足。
好笑。
不過看那魚精的樣子。
縱然是有血脈優勢,但是路平妖不行。
白瞎了這麼大名頭。
陸鼎不知道,但凡不是因為有執念,水玄都不是現在這個逼樣。
水屍洞裡的化形成人之術,既是他的機緣,也是它的劫難。
而且他隻是鼇魚種,血脈濃度跟真正的鼇魚差了十萬八千裡去了。
忽然。
陸鼎想到,這印鼇盾擋術的作用,跟石敢當(煞鎮轉生碑)好像有些重合了。
那這樣。
它們是不是會融合呢?
誒!
心想事成。
金手指書頁上的字跡正在緩緩消失融合成新的。
【煞鎮轉生碑,就位】
【印鼇盾擋術,就位】
兩門術法逐漸融合。
新的驚喜正在出現。
這次融合出現的並不是術法,而是法術!
.
.
今天燒的比較厲害,渾身都疼,少更一章寶子們,求個催更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