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div李應麟這一戰,基本決定了之後的格局。哪怕紫帳二次內戰,都沒有給東北方向的各國更多機會。
半個月後,太尉王方中率領援軍趕來,剿滅了附近殘餘的敵人。王方中把被俘的波蘭貴族和遊牧頭人都集合起來。先當眾表揚了臨陣反正的羅斯人,又把其他人訓斥了一頓。他表示,這些人原本犯的,都是死罪,但大汗憐惜人才,願意赦免投降的人,就看誰樂意了。
波蘭貴族們十分死硬,堅決不願投降。那些遊牧頭人倒是立刻接受,表示自己早就心向汗廷,隻是被叛賊伯顏欺騙裹挾,才被迫參與的。他們努力證明,自己早就試圖在和汗廷聯係,隻是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完全成功。
王方中知道這都是胡扯,但他並不當場反駁,反而不斷微微頷首,表示認可。最後,王太尉大度地表示,人心所向,由此顯而易見。這次戰事,對我們羅馬來說不算什麼挑戰,反而是個展示軍威的機會。因此,既然鑒彆出了忠臣、勇將,也沒必要再糾結這些小事了。
他宣布,投降的人全都跟他走,去麵見大汗,授予官職、爵位。至於不願投降的波蘭人,也是值得敬佩的勇士。他們不是叛變者,隻是各為其主而已,所以就不追究了,都放回去吧。
眾人紛紛稱讚他仁慈。波蘭人倒是不太領情,覺得異教徒的慷慨肯定另有圖謀,但太尉真的把被俘的波蘭貴族和騎士送出營地,放他們離開。漸漸地,他們也安心下來,開始沿著來路返回。
然而,走到斯摩棱斯克附近,一個叫卡廷的村莊時,波蘭隊伍突然遭到了周圍羅斯人的襲擊。幾百名波蘭人幾乎都被殺死,隻有兩名貴族身法不錯,逃了出來。
幸存的貴族逃回克拉科夫,在議會上大罵羅斯人陰險殘暴,要求議會給自己出頭。
當時,波蘭的一代雄主卡齊米日三世剛去世不久,因為沒有男性後嗣,於是立下遺囑,死後把王國交給自己的外甥、匈牙利國王拉約什,以便能有一個強力的成年君主,指揮兩個國家,共同對抗強大的外敵。
拉約什也是個很有能力的人,但他初來乍到,不得不給貴族們讓步。
匈牙利軍隊這時正與紫帳汗國在特蘭西瓦尼亞地區交戰,拉約什準備趁紫帳汗國內部不穩,集中兵力奪回領土,把敵人趕出喀爾巴阡山,重建防線。但為了照顧波蘭人,他隻能以政治需求為優先,在軍事上做出讓步,把自己本來準備投入南方的總預備隊調回,派往東南,陪著波蘭人一起去揍羅斯人。
波蘭匈牙利聯軍勢如破竹,開始圍攻斯摩棱斯克。附近幾個公國組成聯軍抵抗,結果被敵人擊潰。斯摩棱斯克走投無路,急忙向紫帳汗國求援,但紫帳援軍沒能及時趕到,防備虛弱的城市就被攻克。
波蘭軍隊大肆燒殺搶掠,幾乎徹底摧毀了這座城市。紫帳軍隊隻救出了逃出來的幾百人,大公以下的其他市民,都被波蘭人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