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越接近巨獸墳場,地麵的震動就越是明顯。
顯然,他們追尋的敵人真的在這裡!
“那是什麼鬼東西?!!!”眼睛最尖的法師首先發現了雪魔。
雪魔實在太大了,巨大的猶如一座會動的雪山!它每一次挖掘泥土和碎石,就好像火山噴發一樣,以噸計數的碎石和泥土被拋灑到空中,造成的震撼足以讓一名普通人直接癱倒在地。
距離足夠近了之後,眾人才發現,一頭黢黑的長臂猿站在巨大雪白怪獸身邊!
“是它!!!”古一立刻確定道。
到了古一這個地步,看待事物的方式早就不依靠肉眼了,更多的是通過氣息和靈魂。雖然刀疤王很大也很奇怪,但古一還是立馬確定那就是之前她見過的格爾!
格爾同樣注意到了古一。
老實說,格爾對古一真的印象深刻,不管是從力量還是從其他什麼方麵都是。格爾甚至一度希望能夠和古一成為朋友。她給自己的感覺,就好像一個充滿智慧和慈悲的老者。
以前格爾一直認為最具智慧的人,是部落的長者,他們負責部落的傳承和祭祀。曾經的格爾一直把這些長者的話語當做金尊玉律,當做是自己人生的指引……直到饑荒和災難徹底摧毀他之前。
他也是被那些長者趕走,就因為他不願意將自己孩子的屍體掛在懸崖或者樹上。
那時候他就開始對所謂的長者開始動搖。
後來更是嗤之以鼻。
直到遇到了古一,他才真的相信這個世界上的確有那種慈悲而充滿智慧的長者。他和古一相處的時間並不長,但在古一麵前的時候,格爾才真正體會到那種可以放下一切的輕鬆感,好像自己什麼都不用想,什麼都不用愁,一切都會有人幫助給出建議。
有點像小時候,無憂無慮,無論任何困難都會有父母解決,孩子們隻需要想怎麼度過一個悠閒的下午。
“你不該來這裡的,朋友!”
刀疤王說話了。
原本的刀疤王當然沒有這樣的功能……地心巨猿的發聲器官還沒辦法做出如此複雜的動作,語言很複雜的。
地心巨猿大部分身體構造和黑猩猩沒什麼兩樣。
而黑猩猩和人類之間都存在著一種親密的聯係,人類的基因組能夠上96%都是來自於黑猩猩的,但是這並不代表著黑猩猩就能像人類一樣說話。就算是96%的基因,但是它們的語言能力仍然沒有人類強,這也讓科學家們頗感意外,並且為了讓黑猩猩能夠說話,科學家們也曾費儘心思,有著很多的嘗試。在1976年,科學家們對一隻叫做“沃茨”的雌性黑猩猩進行語言的培訓,這隻黑猩猩是出生在野外的,所以在培訓的過程當中,它們的身上還有野外生活的習慣。科學家們選擇了一對夫妻用來進行沃茨的語言培訓,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在第二年,沃茨就能夠用簡單的語言進行交流,能夠達到成人3歲左右的水平。在1998年,科學家們又對一隻雄性黑猩猩進行了語言訓練,這隻叫做“陝西”的雄性黑猩猩是在四川出生的,因此也被稱為“四川猩”。在對這隻黑猩猩進行培訓過程中,它也能聽懂簡單的語言。但是這次的語言培訓和上一次的語言培訓有所不同的是:沃茨在進行語言培訓時是隻有夫妻兩人生下的孩子,因此隻有夫妻兩人對沃茨的培訓。而這隻黑猩猩四川猩則是進行了大班培訓,相比於沃茨,四川猩能夠說的語言更加的豐富,隻不過這隻黑猩猩對人的感情沒有沃茨那麼深厚,但是卻在語言方麵有著極大的進步。在四川猩的培訓過程中,科學家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原來黑猩猩說話不流利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生理結構限製了自己的發音機製。
黑猩猩的生理結構與人類的生理結構之間是有著一定的差異的,因此在發音機製上也有著明顯的不同。人類的發聲機製主要是舌頭和口腔共同作用的結果,舌頭的形狀和口腔的發音位置是高度的契合,因此能夠產生清晰流暢的聲響。而相比之下,黑猩猩的發聲機製主要依賴於他們的喉嚨和鼻腔,發聲是通過在喉嚨中震動而產生的,鼻腔則起到了共鳴的作用。黑猩猩的發音和人類的發音機製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人類的聲帶相對較長且較厚,這賦予了他們更豐富的語音表達能力。相比之下,黑猩猩的聲帶較短且較薄,他們的發聲比較單一,缺乏語音語調的豐富性。此外,人類的口腔形狀獨特,有利於發出清晰的輔音和元音,而黑猩猩的口腔形狀更適合發出簡單的聲音,缺乏清晰的發音能力。人類的大腦結構也相較於黑猩猩的更加複雜,人類大腦的某些區域專門負責語言處理,這使他們能夠理解和使用複雜的句法、語法和詞彙。黑猩猩的大腦同樣具有智能性,但其結構相對簡單,沒有專門處理語言的區域,隻能處理較簡單的溝通方式。人類的聽覺係統也對語言能力起到重要作用,人類能夠辨彆細微的音調差異,進而理解不同的含義。黑猩猩的聽覺係統相對較弱,對音調的敏感性較低,導致他們無法理解和使用複雜的語言。黑猩猩的發聲特點與人類的語言交流方式有著顯著的差異。黑猩猩通過大聲吼叫、尖叫、咕嚕聲等單一的聲音來傳達信息,這些聲音主要用於表達情緒、警報和簡單的需要。
從發聲係統來說,黑猩猩和刀疤王沒有任何區彆。
所以不管是刀疤王還是地心巨猿其實都不能說話。
但這難不倒格爾,或者說難不倒黑死劍。黑死劍嚴格意義上來說其實是一切共生體的來源,它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共生體,隻不過它本身沒有智慧而已,但說話卻很簡單。
“格爾……真的是你,我一直心存僥幸,認為我們麵對的敵人並不是你。雖然和你隻是短短的相處了一下午,但我能肯定,你心中依然懷有溫柔,你本性依然是善良的,但為什麼……為什麼要做出這種駭人聽聞的事情?地球和你並沒有任何關係,我們甚至不知道遙遠宇宙中發生的事情,你得所作所為對地球人來說並不公平。你知道你得所作所為造成了多大的災難對吧?”
古一質問道。
刀疤王臉色出現了一絲慚愧……真難為這頭泰坦了,臉上居然能做出如此複雜的表情。
“我很抱歉,古一。但我不得不這麼做。我知道這一切造成了什麼,我很抱歉。但為了更多人的未來,我又不得不這麼做了。你知道那些神靈對凡人做過什麼事,他們把苦難和折磨帶給了我們,一遍又一遍,如果不殺光他們,和我一樣的人永遠會出現,而且會不停地出現。比起上百上千億人的未來,地球的苦難……是值得的!”
這是詭辯。
但人嗎,總會給自己找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
人就是這樣,做錯了事,第一時間不是反省,而是找各種理由來為自己辯解。其實,這種行為背後隱藏著一些深層次的心理動機。
這就是認知失調的不適感。
首先,人們找理由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為了避免認知失調帶來的不適感。簡單來說,就是當我們的行為或觀念與我們已有的認知產生衝突時,內心就會感到一種失衡和緊張。舉個例子,如果你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健康生活的人,但卻經常熬夜,這種行為和自我認知的衝突就會讓你感到不適。為了減輕這種不適感,你可能會找些理由,比如“工作壓力大,需要放鬆”或者“熬夜能更高效地處理事務”。通過這些理由,你試圖讓你的行為和自我認知達成一種和解,從而維持內心的平衡。
也就是說,你本質上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不對的,但你又想做。於是你的認知和行為或者觀念產生了衝突!
為了扭轉這種失調,你會給自己的行為合理化。讓你的行為和你的認知在某種層度上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