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郡,興城。
自一場大起大落的安南大會在興城落幕以後,這座城便重新恢複了往日的安寧,大街上不再隨處可見穿了各色道袍的道士或者手段詭異的修煉者,而是車水馬龍,仍舊是當初那座商貿往來的凡人的繁榮大城模樣。
人們行走在大街上,看到的還是商賈百姓,往來車馬,隻有偶爾看到某處倒塌重建的房屋院牆,又或者城牆內外修補裂縫的工匠,才能記起,當初發生在這裡的事情,是真實的發生了,而不是假象故事。
當然,能夠證明這一點的,還有那一塊至今立在暑宮門外,刻滿了名字的論道石。
可唯有極少的人能夠知道,這座興城,其實是在肉眼可見的衰敗了。
城中真正立足超過百載的商賈大戶,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家家的搬走了,又或者是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陸陸續續的搬走了他們百多年積累的巨大財富。
興城內裡的宅院房舍,或者周邊不少隸屬於權貴人家們的土地,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以一個遠低於以往的價格,更換了主人。
哪怕城內的商鋪,因為如今離郡重新通商,又有來自離郡的人們將空餘的鋪子盤下,經營起來,往來興城碼頭的商人重新增多,也無法掩蓋這座城的虛弱,以及它的虛弱之下,越來越多失去了寄生生計的人們,從更高一級的區域滑落,最終彙聚到這座城的東南一角,或者說如今已經相當具有規模的一大片區域——貧民窟。
貧民窟,仍舊是窩棚如海的模樣,隻是如今生存愈發艱難,每個窩棚裡麵能夠擠下幾個人,就是誰都說不好的事情,貧民窟裡最醒目的,也仍舊是那座灰牆灰瓦的院子,可自打安南大會以後這座院子短時間裡更換了好幾個主人以後,這裡便成了任誰都不會羨慕的壞去處。
即便過得再清苦,終究還是留有命在更合算些。
不過如今這座院子的主人,卻是個有些了不得的女人,名叫廖三好,尋常人尊稱其為三娘。
這廖三娘不但在幾個月前青牛幫那一番巨大的變故之下活到了最後,甚至還在據說與她關聯極深又短命的第三任青牛幫幫主死後,坐上了青牛幫第四任幫主的寶座,至今已有數月,似乎是將這寶座坐實了一般,加上她背後似乎存在的某些大人物的身影,讓她在貧民窟裡的聲望,倒是越來越隆,隱隱有了比肩牛老大時候的威勢。
嚴格來說,如今的青牛幫,僅以人數論,已經是事實上比牛老大時期更加龐大得多的幫派了,不但貧民窟裡的一切都由青牛幫說了算,就連興城大街小巷的流民乞丐的地盤,都成了青牛幫的管轄,沒有青牛幫的安排就隨意端了個破碗沿街乞討,那是注定無法在興城活得太久的。
這一日,天空陰了一整天,等到入夜,整座城便陷入了黑暗之中,尤其是根本沒有一點燈火的貧民窟,更是到了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步。
等到混混沌沌夜色已深,微微泛著些光的灰牆院子,一個不起眼的後門才悄然打開了一道縫隙,一個黑漆漆的人影一閃身出了院子。
這人似是對這貧民區十分熟悉,隻是矮著身進入幾個臨近的窩棚地下,很快便消失在這一片窩棚的海洋裡,再出現時,已經距離那灰牆院子極遠,到了貧民區的一處邊緣。
這裡連通著一處僻靜的小巷,人影小心的看看四周,見一片漆黑之中寂靜無聲,才忽的一個加速跑入那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