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山楂應該是提前煮熟調味的,是酸甜口的。
配合著沙沙甜甜的豆餡,和淡甜又嚼勁的麵皮,交織出了豐富的口感。
哪怕是平時不喜歡酸,不喜歡甜的客人,也都肯定地點頭。
“這點心的味道。也似曾相識啊。”
“這應該是京城的宮廷點心,但是味道略有不同。”
“你們彆忘了,會宮廷點心的,還有一家。那可是禦廚的後人。”有人提醒道。
“哦哦哦,想起來了,溫家!據說他們家祖上還給慈禧老佛爺做過榅桲兒湯的。祖傳的手藝了。”
“榅桲兒湯是什麼?”
有人好奇地詢問。
“榅桲兒啊,就是酸甜的意思。榅桲而是滿語,不過估計現在就算是滿族的人也不這麼會說了。”
“那這榅桲兒湯就是山楂湯了?”
“正是。”有懂行的人給大家現場科普。“聽說是有一年慈禧老佛爺吃不下東西,就讓人給她做一些開胃的東西。
就有人做了這一道榅桲兒,是山楂做的糕。後來經過數代人的改良,衍生出了不少吃食。這榅桲兒湯是一種,水晶山楂糕是一種,不知道那炒紅果是不是也是一種。大家常吃的京糕,也就是山楂糕等等。”
“這滿人還挺愛吃山楂的啊!”
“嗐,主要是那年月有什麼啊,就算她慈禧被人稱一句老佛爺,又能吃著什麼呢,真不如咱們現在,各種海鮮,各種水果。”
“是啊,咱們現在的生活才真是好日子啊!”
“回到正題,那這小點心就是溫家做的吧?”
“應該就是了。我聽說啊,溫家就是宮廷裡做點心的,並且傳了好幾代了,沒準當年送上這榅桲兒糕的就是溫家。”
“點心吃了,這湯也彆忘了。”
眾人說著,也端起碟子喝了下去。
彆說,湯是涼的,酸酸的涼涼的,和酸梅湯不同,但是效果更家突出。
彆說這一頓飯本身也算搭配合理不算太油膩,即便是有人覺得油膩,喝下這一小盞甜湯後,也是油膩儘去。
隻剩下滿口生香。
“絕!”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