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密探是什麼事情都做,壓力大,做雜了容易出錯,管理又混亂,這個喊一下,那個喊一下,效率自然上不來。
現在就是各司其職,各個組如果沒有特殊重大情況,隻需要負責自己的專項工作,同時也可以發揮各自所長。
這個架構陳澤打算一直沿用下去,後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更為細致的職能劃分,強化工作效率,而如今分析組已經將調查組收集好的情報進行了彙總分析,呈現上來的效果讓陳澤頗為滿意。
甲一共六人,在街坊鄰居的口碑極好,都是練家子,具備一定的戰鬥力。
讓陳澤驚訝的是這其中那個孫班頭竟然在內。
本名叫做孫福貴,打小就是青州長大,跟著武師一塊練武,小時候就是個頗為懂事的孩子,時常到領居家幫忙做活,好打抱不平。
十六歲托了長輩的關係進了青州衙門做官差,一直做了十八年,如今三十四,家中有老母親,妻子生了兩兒一女。
大女兒嫁去了豐州,兩個兒子科舉落榜,沒中秀才,大兒子已經放棄科舉,去做了賬房,二兒子則是一邊念書一邊幫著人家寫書信之類的先糊口,準備第二次鄉試,兩人都已經成親生子,一大家人就擠在一個小院裡麵,日子雖然艱苦,但過得蠻幸福。
這十八年的歲月裡,街坊鄰居一直受到了孫富貴的不少照顧和幫襯。
官差們看在孫富貴的麵子上,一般也不會去找麻煩。
可以說,孫富貴是官差裡麵難得的心善和講理,不太樂意去欺負老百姓,反而願意利用自己的身份去庇佑自己的街坊鄰居。
正因為如此,十八年了才混個班頭。
畢竟要養這麼一大家子人,又不利用職權壓榨,實在是沒錢去打點關係,能當班頭都是因為資曆擺在那裡。
彆說,陳澤對孫富貴的第一印象還真不錯。
來抓人的時候沒有瞎抓,而且處理事情邏輯清晰,張弛有度。
“元康,備禮!”
“是。”
沒多久,陳澤就來到了孫班頭的家門口。
房子不大,規模格局跟陸家差不多,就是多了兩間屋子,所以院子顯得極小,隔著矮牆就能瞧見一個老婦人坐在院子裡做著針線活,旁邊有三個小孩在那玩石子,旁邊則是有兩個盤發婦女正在洗衣裳,廚房起了炊煙,應是正在準備晚飯。
陳澤領著李元康就上去敲開了孫富貴家門,開門的是其中一個盤發婦女。
其實說是婦女,也不過十七八歲的模樣,忙問道:“兩位有何事?”
陳澤拱手行禮:“可是孫班頭家?”
“是我公公。”對方道:“我是家中二兒媳,公公還未到家,兩位可是有事?”
“我二位特地來尋孫班頭,有事相商。”
“兩位稍待片刻。”
二兒媳趕忙去了書房,跟正在看書學習的丈夫說明了情況。
孫班頭的二兒子一聽是主仆打扮,看著應是富家子弟,還帶了不少禮物,自是有些疑惑。
莫不是尋父親來求事的?
可是……自己父親不過是個衙門班頭而已,也管不上什麼事。
要求人最起碼也得去找個捕頭才是。
就算是哭墳你都找錯墳了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