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忙可是忙到了晚上,黑燈瞎火的,青州衙門還是有大量的百姓在排隊。
要不是各位夫子解釋說開學之前都可以報名,明日來,後日來都可,讓老百姓都散去。
老百姓估計能一直守著!
畢竟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這真的是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
免除學費,外鄉的孩子還能有個住的地方,供應三個月的免費餐食,哪怕是後麵都僅僅隻需要三十文錢每月的夥食費,這讓人想都不敢想!
主要是考慮到青州衙門目前沒有多少的可信度,所以還是得把各大學堂的夫子請來。
他們在民間都是受人尊敬的名士,由他們來負責報名事項就可以省去不少的麻煩。
最主要是青州衙門的保證,老百姓不太會相信,可是這些夫子親口說出來的免費,他們肯定是信的。
青州衙門的公信力隻能是依靠這樣的方式一步一步的樹立起來。
當然,這六位夫子可真是忙得連喝口水的功夫都沒有。
年紀都有些大了,最年長的已經五十一。
但是,心情彆提多好了。
每人手中都是兩三本花名冊,而且基本上都已經寫滿了。
而這些花名冊,經過柯雲海轉交,很快就呈交給了陸青雲等人。
一群人大晚上的都沒睡,在會議室裡麵興奮的統計著人數。
陳澤自然也在參與之中,而且更為興奮。
這畢竟是他來大楚真正第一次實施的教育大工程,興奮是必然的,但隨之而來的還有著無數的擔憂。
未來終究是有不確定性的。
他完全不確定這條路到底能走多遠。
但……
看著這一群中老年一個個興高采烈地看著花名冊,口中一個接著一個的大善,陳澤心中的那些擔憂一下子就被拋之腦後了。
他也並非是孤軍奮鬥。
而且陳澤很相信,這樣的人隨著時間的推移,肯定會越來越多!
曆史,從不缺以天下為己任者,隻缺一個能夠讓他們發揮的平台。
前前後後忙活了足足半個時辰,統計工作才算是基本結束。
第一天報名的有兩千三百四十二人。
這其中還包括各個學堂轉移過來的學生,另外還有官差子女,甚至就連好些個白虎袍都想著把子女從漢州接過來,送到青州大學堂裡麵念書。
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免去了學費的確是可以省去不小的開支。
漢州那邊,王府的確是給自己人建了高級學堂,而且是從中州和青州專門請來了夫子。
但肯定是區彆對待的。
隻有李元康和趙子雲這樣的小中層領導的子女才有機會進入王府的高級學堂學習。
像白虎袍這一類的手下人自然享受不到這種特權,隻能是在低級學堂。
條件肯定沒辦法跟高級學堂比,另外,還是收費的。
價錢甚至比一般的學堂還要高,畢竟白虎袍發的月錢不低。
所以,白虎袍們想要將子女接過來學習自是情有可原。
隻不過陳澤沒答應,還是讓他們的子女老老實實在漢州待著。
等以後自己翅膀硬了,彆說是讓你們子女來青州讀書了,全家都可以搬過來青州住。
當然,學堂的報名時間就那麼長,一旦超過時間就沒有報名機會了。
所以這也是老百姓們為什麼遲遲不願意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