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才是正兒八經的侯爺,宋知章見了都得恭恭敬敬的。
五泉鄉就是忠勇侯自己的地盤。
誰是真侯爺,這不一目了然?
“這忠勇侯怎麼會給我發請帖?”陳澤不禁是一臉疑惑。
一旁的李元康忙道:“少爺,會不會為了青州大學堂而來?忠勇侯風評向來不錯,想來也是心係百姓,或許是幫著想出一份力!?”
陳澤眨了眨眼:“也並非是沒有可能啊!忠勇侯那可是世襲爵,到他這都第三代了,家產肯定不少,正好我現在財政緊張,他要是願意支持一下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一想到這,陳澤立馬讓人備車。
剛從大塔鄉回來,屁股還沒坐熱,馬上就往五泉鄉趕去。
不過陳澤是沒想到,明明都是青州的鄉下,但是區彆真不是一般的大。
五泉鄉的路弄得相當平坦,這去的路上並不算太顛簸。
而且能明顯感覺到五泉鄉的人口密集程度遠高於大塔鄉。
之前一直聽秦博陽說五泉鄉的鄉鎮規模都快趕上一個縣城了,至少也有兩千多人。
因為好多遭災的人都會往五泉鄉跑,忠勇侯也願意收留,幫助人家渡過難關,願意留下定居的就會繼續留著,時間長了,人就越聚越多。
正常情況下一個縣城也就三四千,多的可能五六千。
青州城是南部商業重心,多山地帶之中少有的大平原,上接廬州水道,下承接進入南方的樞紐要道,要進入南部八州就隻能從青州走,總不可能翻山越嶺的過去,加上連續擴城之後,來來往往的生意人不斷在青州定居,才有這麼誇張超模的人口規模。
那半山腰上已經有不少村落,再行進十二三裡就能瞧見遠處有一片相對平坦的區域,綿延的建築群幾乎是將整個區域都給填滿了,甚至已經延伸到了山坡上,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大片接著一大片的梯田。
當然,並不隻有五泉鄉有梯田,像蘭西縣,單水縣等等地區都是梯田。
這眼看就快到忠勇侯府了,突然路邊就傳來了聲音:“等等,等等!過了,過了!”
車隊一時間停了下來,陳澤下意識地揭開車簾一瞧,就發現一個農夫打扮五十來歲的老頭領著其餘其他幾位農夫打扮的人追了上來。
陳澤探頭望著老者一問:“什麼過了?”
“可是鎮南王世子?”
陳澤看了一眼對方,頗為詫異地道:“您……您是……衛伯伯?”
“是,是。”為首農夫打扮的正是忠勇侯,哭笑不得地說道:“小世子,本來在前麵等你的,攔都沒攔住啊!”
陳澤見狀,趕忙下了車對著忠勇侯行禮。
“小侄陳厚照見過衛伯伯。”
忠勇侯跟鎮南王府是有聯係的,陳武平見了衛辰也是得喊聲大兄的。
聽李元康說當年王府眾人舉事的時候,忠勇侯好像是給與過支持的。
好像是陳武平和曹升等人在五泉鄉躲過一段時間,但具體什麼情況就不清楚了。
陳澤喊聲伯伯自是沒毛病,隻是沒想到這忠勇侯竟然這麼接地氣,扛著鋤頭好像是跟著一塊下地乾活去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