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永勝那買的一批官礦根本不夠用。
一個水泥作坊搞了三台實驗性的渦輪水車,一台自動攪拌機和一台碎石機,以及大量的零件,庫存直接見底了。
前前後後至少損耗了三分之一,成品率也極低。
技術不成熟,純靠手搓也是沒辦法。
這玩意兒想要技術迭代,目前也不太現實。
煉鐵作坊還是沒有辦法能夠穩定產出高質量的鋼。
高爐已經成型了,控碳技術目前有了相對精準的處理方法。
分享是分享了,但有些東西不是教就能會,有手就行。
煉鐵作坊之中僅有一個姓黃的鐵匠能夠概率性弄出來高強度的鍛鋼,像比較重要的零部件現在全靠這個黃師傅來弄。
火候的掌控,精準控碳等等還是隻能靠經驗判斷。
而且這個黃師傅也不是每次都可以弄得出來,翻車的次數也不少。
現在大家都是在總結經驗,互相學習,同時也開始認字,看工物誌,百物圖等等這些書籍,尋找靈感。
總之,大方向是沒錯的,想要技術突破達到大麵積推廣就隻能靠積累了。
當然,前提是得有足夠的鐵礦可以折騰。
朱家輝還沒有回青州,跟著去的白虎袍也沒有傳回來任何消息。
這都已經快一個月了,陳澤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
有可能人是回不來的。
黑礦這事情本來風險就極高,半路上出現任何情況都有可能。
所以如果黑礦這條路真的走不通,陳澤恐怕是不得不考慮跟王府那邊商量了,拿下一個鐵礦場來供應自己的煉鐵作坊生產需要。
謝榮昌的蘭西開荒大隊就不指望著能發現什麼地下礦脈之類的了,概率實在是太低了,不現實。
而且這開荒大隊如今都還在青州府境內到處遊走,尋找合適的開荒之地。
目前也不是沒有備選方案,已經找到了好幾處有開荒可能性的區域。
水源充足,地勢相對平坦一些,都有一些人家居住,就是得走山路進去,所以十分閉塞。
地理位置不太好,四周都被群山環繞,如果想要嘗試進行開荒就得打通山路。
目前就是在觀望,多找找,要是沒有更好的選擇,就決定在這些之中挑選一個進行開荒。
消耗也挺大,這一路上畢竟沒有穩定的食物來源,打獵太看運氣,沒法獲得穩定的食物來源,隻能從路過的村子人家購買糧食,或者以物易物,風餐露宿,人困馬乏,這種情況下估計也不太可能堅持太久。
最近一次的消息都是半個月前了。
謝榮昌寫了一份相對詳細的情況彙報。
各種稀奇古怪的植物瞧見了不少,要麼就是太難吃,要麼就是有毒。
也並非是沒有收獲,找到了一種野生豆類植物,無毒可食用,在發現的地區開辟了一小塊荒地,移栽種了下去,留了三戶人家,搭了草棚先守著。
還見到了一些獨特的動植物,挖到了不少草藥。
等等。
開荒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很讓人興奮的事情,因為探索的全都是不為大眾所熟知的地區。
轉眼間,八月十五已是快近了。
中秋將至。
要不是王府那邊傳了消息過來,陳澤差點沒想起來快到中秋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