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桂蘭和夏新山的親生父親不是夏姥爺,
她們的親身父親遠在北都,在農業口工作,他的名字叫夏博文。
夏姥姥叫朱鳳,今年六十歲,1920年出生,家住在明城一個小山村,十六歲嫁給了同村的夏二娃,他婚後一個月就跟隊伍走了,取了新名字叫夏博文。
兩年後,他回來了,在當地主持工作,和朱鳳生了兩兒一女。
長女就是夏桂蘭,出生於1943年,最小的出生在1945年,叫夏新東。
其實就是普通夫妻的生活。
朱鳳大字不識,但卻溫柔賢惠。
46年,夏博文又走了。
等再回來,卻帶回來一個美麗高挑的女人,是他的同事,他說他們情投意合,說他們還誌同道合。
和朱鳳沒有共同語言。
然後就是死活都要離婚。
那時候朱鳳在家裡侍奉公婆照顧小叔子。
最後的結果是離婚不離家。
朱鳳為了孩子忍了下來。
她將公婆照顧的很好,又給披麻戴孝的送走,村子裡人都誇她。
夏新東是在五歲的時候丟了。
當時她給夏博文寫信,可卻如石沉大海。
她四處尋找小兒子,卻音信皆無。
她回了村,發現女兒和兒子差點沒被餓死。
後來她被趕出了村子。
是被小叔子一家趕出去的。
再後來,一邊找孩子一邊流浪,等後來戶籍製度嚴格了,不允許四處亂走,她也正好來到了南山縣城的柳樹村,走投無路之下,嫁給了無兒無女的夏中。
那人脾氣不好,但心腸好。
後半輩子,朱鳳也算是順心。
要說日子窮,除了個彆的人家,彼時家家戶戶都差不多。
宋老太聽得瞠目結舌,哎呦我的媽呀,敢情她這個大兒媳婦還是個大乾部子弟?
可是,又哪裡不對的樣子。
這時候,已經聽蒙了的夏桂蘭和夏新山,都坐在夏姥姥的身旁,不可置信的看著她。
夏桂蘭嘴唇顫抖著:“那……媽,你怎麼……從來沒說過,這……是真的嗎?”
而且,她怎麼沒有一點印象呢?
想想自己的年齡,她也不是啥記性好的人,三歲的孩子能記得什麼,等親爹回來估計都沒看過她們就離婚走了。
宋老太沒吭聲。
心裡也是恨得牙癢癢。
想起了往事,因為恨意,夏姥姥倒是精神了許多。
“我沒必要騙你們,當年離婚的時候,那個女人就逼我發誓,從今以後不要對孩子提起夏博文,隻當親生父親已經死了,否則……”
夏姥姥哭了:“她拿刀抵在我的脖子上,我……我敢不聽嗎?”
“她出身好,她還有能力,還有夏二娃撐腰,我隻能發誓絕口不提。”
宋玉暖盯著夏姥姥的目光不動聲色的移開了。
這一次終於將從前不大明白的事情給理順了。
此時此刻的室內突然變得安靜。
宋老太實在忍不住了:“你不是發誓了嗎,現在為啥要說出來?”
難道要所有人和你一起承擔風險?
還是要孩子們認祖歸宗?
哎喲我的老天爺啊,不會真的是這樣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