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後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銀魚一天的產量大概有多少?”
“我說的是乾貨。”
蔡老板問道。
五麻子想了想說:“新鮮貨一天能上岸三百多斤的樣子,曬乾後蒸發掉水分,大概一百五十斤左右。”
“我們當時也是想要大魚,所以選擇了這邊河麵寬廣的地方,如果隻說銀魚,草陽村的區域裡溝壑比較多,銀魚喜歡在溝壑裡。”
“所以他們那邊產量要大很多。”
蔡老板微微皺了下眉頭,他已經準備全縣推廣了,一百五十斤的日產量能起到什麼作用?
做成的成品市場價在三元一斤左右,一天一百五十斤,總營收也不過四百五十元,這四百五十塊裡還要去除銀魚成本,人工等各種開支,估計最多剩下兩百多的利潤。
副食品廠我已經投資了將近二十萬,我投資了這麼多錢,就為了每天賺這兩百來塊?我腦子生鏽了嗎?
畢竟是港城來的,眼光高,也很會算賬。
沉默片刻後說:“產量能大多少?”
“這個不好說,估計全力捕撈的話,一天最少能產到一千斤鮮魚都不是問題。”
“所以,你意思是說,如果我副食品廠想要賺錢,還是要吞掉草陽村的水域?”蔡老板望著他。
船上其他人都沒聲音了。
這年代的人都比較單純,這段時間兩個村的打魚隊在劉海中間調劑之下,關係已經特彆好,大家一起賺錢,劉初陽在劉海的授意和金錢支持下。
沒事就提著酒和豬肉上四碼頭村找彆人喝酒。
吃人嘴軟啊,原本想著,我們最多就是把銀魚賣給你蔡老板,其他和草陽村的人如常。
你現在說這話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