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中書則同賀詩楚相視一眼,眼眸中並沒有多少驚喜。
片刻後,崔中書才開口,“大楚地大物博,門閥和貴族掩蓋下,到處是金子,有人傑冒頭是很正常的。”
“但一兩個人,不足以改變這場大戰。大楚的危險是糧道,不怕突厥人打,就怕突厥人不打。中書始終認為,楚國此戰,凶多吉少。”
周雲沒有回應,又瞄了賀胖子,雖然他現在已經不那麼胖了。
“老夫倒是覺得,彼此彼此。大楚糧道壓力大,但誠如崔先生說的,地大物博,物產豐富。而突厥人是荒林草原,產出有限,同樣幾十萬人,後勤壓力也不小。後勤方麵雙方五五開。”
“那你們說,倒是說說,若你是大楚,你是突厥,你們兩個怎麼打?”周雲指了指崔中書,又指了指賀詩楚。
後者聞言,這是要軍戲啊。
雙方互視一眼,眼眸火熱,但還是假意禮讓了一番。
實際周雲知曉,這兩個悶騷貨,內心早就躁動不安了。
自古知兵者,對兵事皆有非凡自信。
何況,武川一直有兵家之爭。
第一兵家,那肯定是周雲無疑。
但第二高手,至今還是個謎。
有士卒服劉庶,後營認為是賀詩楚,不少戰營一直支持崔中書。
最終,崔中書先走出來。
他來到沙盤山,將突厥一方的很多旗幟拔出,不但不增兵,反而減少兵力,企圖拖死大楚。
賀詩楚也出招了,他也不使用大兵團作戰,使用少量精銳,利用各節度使牙兵在局部上的優勢,占據主動。
同樣跟突厥人打消耗,並且他還通過外交手段。
東方連絡室韋、契丹等部,西方則連絡被打殘的西突厥、高昌甚至吐蕃人。
大楚民間怎麼樣不知道,但官庫是充沛的,從本質上看,隻是運糧困難,真的掄起來打,未必耗不過。
兩人唇槍舌戰,磨了近半個時辰,甚至還帶了點火氣。
“崔先生,這種說法賀某就不敢苟同了,中原的車夫牛馬要吃飯,草原的牛羊就是野土長的,那不還得吃飯。”
“賀先生在渾部數年,難道不知,草原上隻要有牧場,牛馬成本很低,且在漠南打仗,不就相當於在突厥人家門口打……”
……
係統一直在瘋狂自行運算。
包括賀詩楚跟崔中書的戰法。
總體來看,雙方都有勝點,目前沒有任何一個賭徒敢下注。
周雲默默地收回了紅黑旗,將二人推演大亂,重新分布沙盤。
他的眼眸中,每一麵紅旗都好似有千軍萬馬在廝殺。
自馬邑郡到定襄郡。
方圓千裡,就是這場國戰的關鍵。
武川鎮儲備乾糧自數月前開始,尤其是天氣寒冷後,儲備的數量就更多了。
附近幾座山頭,大榆樹都被輔兵砍了,一側要修外城牆,二則給突厥人建造攻城器械增加難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