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對魯莊公道:“主公,萬萬不可去齊國看社祭。禮,是維持國家法度的根本,也是國君的重要職責。
國君唯有依禮端正了法度,才能讓百姓服從。
所以國君不能隨便離開國家,唯有參加盟會、朝見諸侯和率軍征伐這三項國君事務時,才可以離開國家。
齊國舉辦社祭之會這樣的事,並非郊祭、雩祭、嘗祭和烝祭這四大祭祀,隻是齊國的民間祭祀活動,主公欲行前往參觀,臣認為是違反禮製的。
國君參與諸侯盟會,是因為盟會有著嚴格的程序,有明確的國家目標,甚至連盟會中使用的物資都有標準,與會諸侯的座次、在盟約上的簽字等都有上下尊卑之彆。
這都有禮製的規定,是國君的重要事務。
國君朝見天子和諸侯,也是要嚴格遵循尊卑有彆、長幼有序。
朝見前要準備什麼,禮物檔次,先要會見誰,再何時朝見,如何朝見,誰先朝見,誰後朝見,位次如何,宴飲標準,樂舞配備等等,都有講究,是國君的重要事務。
同樣,國君發動征伐,就是為了討伐國家,通過討伐讓對方端正禮儀,遵從禮製,知曉尊卑有彆。
所以,盟會、朝見、征伐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為了端正法度。
所要端正的法度,就是遵循禮儀。
所以,國君就要離開國家,去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履行好國君職責。
如果國君離開國家的目的並非是為了端正法度,遵循禮儀,那國君就不能離開國家。
如參加不合禮儀的盟會,朝見不遵禮儀的諸侯,打不過不講禮儀的諸侯,都是不明智的。
國君非同常人,這種不明智、無法達到目的卻又要離開國家的行為舉動,肯定會被史官記錄。
當後世的人們看到自己的國家曾經的這些不符合禮儀、不端正法度的行為舉動後,豈不是要效仿?這就令國家混亂啊。
國君的所作所為,導致國家混亂,那國君豈不是有違列祖列宗囑托,不能達到國君的職責要求呢?”
魯莊公聽得是頭都大了,唉,寡人的魯國怎麼淨是這種酸溜溜的家夥,除了禮儀,這些家夥還有誰懂寡人之意?
禮禮禮,禮值個毛線啊,現在是什麼年代了?
你看人家齊侯,幾時講過禮儀了?
照樣橫刀立馬江湖!
列國諸侯臣服,連天子都倒拍齊侯馬屁!
再說,這次赴齊國觀看社祭,你們以為是寡人真心想去?還不是齊侯熱情邀請的?
齊侯是誰?天子冊封的方伯啊,方伯是什麼?那就是霸主啊,霸主邀請,你敢不去?
你們這些家夥,沒一個來體諒寡人風裡來雨裡去,為了魯國江山社稷和百姓安定,一次次奔走於齊魯之間。
知道馬車坐著有多累不?寡人如此辛勞為國,你們還要說三道四?
高談闊論誰不會,你們哪個給寡人來點實實在在的富國強兵法子?
看看齊侯帳下,管夷吾、寧戚、鮑叔牙、東郭牙等等,你們給他們提鞋都不配!
魯莊公確實很鬱悶,在心裡將曹劌這些人恨恨罵了一通。
他到齊國去觀看社祭,目的隻有他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