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軍賬內,呂邦與眾將士正在那鋪平的韃陽國地圖上添畫陳詞。
國局動蕩不安,呂氏皇宮已被攻陷,各方勢力果然紛紛劃地位居,成了軍閥之勢,半日之內大小戰役幾十場,誰都打不出來個響亮旗號,要麼是“大赦天下”,要麼是“新天命”,最後乾脆連旗號也不需要了,隻為了爭地盤,奪金銀和糧草。這種局麵看似混亂,實則張合之勢脆弱不堪,隻要有一股“正道”勢力橫掃而來,便如秋風掃落葉般可迅速刮平各軍閥棱角,再給天下人心裡安上個正統說法,新的政權就能紮根穩固了。
如此良機,呂邦豈能不狠狠抓住,違背祖製廢除奴隸製又如何,當了新朝太祖,他立下的規矩才是呂氏後輩新的祖訓。
“吳麗城與北德鎮依舊握在我軍手中,這亂局之內,我軍仍有一爭之力。”呂邦放下手中銅尺,用手指點了點呂氏皇宮所在地,說道:“這群叛軍圍著皇城割地稱王,哼,燕雀之誌,以他們那淺陋目光,的確難以發現戰局的命根在何處。”
呂邦雙手按在了地圖上的畧平城,他笑道:“叛軍隻顧爭搶錢糧,不屑去奪這彈丸之地,卻不知此乃韃陽國未來走向之必爭之地,往北為燒炭六城,雖說糧少人稀,可善出精兵利器,也能燒爐造瓷,改換金銀;往南是北江野原,同樣糧少人稀,卻能產戰馬,牧牛羊;往東是齊魯丘陵,麥稻少卻多瓜果蔬菜,更多出壯漢,往西便是斷魂山崖,此崖鬼斧神工,為天作之極險之地。”
一旁的老頭,也就是被呂邦換做黎老的人開口接道:“有斷魂山崖在,畧平城西處便多了一道天險高牆,且畧平城位於韃陽國中部偏東,素日無亂之時,往路的商客要過畧平城至少得多繞行百裡,因此畧平城成了個孤家寡人,三麵少糧,西麵不通,誰都不願去此地為官,可一旦國戰,此地北產利器金銀,南產戰馬牛羊,東產家畜蔬菜且多好漢,無疑是一種隱形的大軍,占據此地,我們至少在亂軍之中可立一時於不敗。”
“對”呂邦接著說道:“占了畧平城後,我們要迅速南下。”
“南下?”黎老疑道:“主公,皇宮處在畧平城正西,且糧草富饒之地多在韃陽國西側,主公莫非是想暗渡作戰,打叛軍一個措手不及?”
“黎老你看地圖,幾乎所有叛軍都圍在皇城之外,若天下隻有一股,或是兩股起義軍,那麼誰先攻占舊皇城,或許就成了得到新天下的最大契機,可若是三股或三股起義軍之上?皇城就不再顯得那麼有意義了,攻占了皇城又如何,一家做大,其餘各家豈能不聯手,久了,便成了多足鼎立之勢,也就是現在的局勢,慶幸的是,這群雜七雜八的叛軍心裡還掛念著誰能奪下皇城,卻沒有想到要趕緊南征北伐,多足鼎立下,誰占得地盤多,誰在百姓的心裡就更像是天下真主。”
“原來如此,主公要以迅雷之勢攻下南部,再留下一到兩路虎狼之師守在畧平城,時刻騷擾眾叛軍,讓他們隻能天天廝殺,沒有心思去將眼光放遠,待到大半國家入手,這些原本就心智不堅的叛軍,豈能不潰敗成一盤散沙,彼時逐個擊破也好,一鍋端也罷,大局已定。”
黎老又思慮了陣,說道:“又怕掛檀族”
呂邦陰笑了一聲,說道:“"霞"竟然請來"祝融之子",事情比想象中發展的要好太多了,如此一來,掛檀族不亡,也難以複興了。我複國之後,定當掘地三尺,把掛檀族所有餘孽都清掃乾淨,包括那些遠族人,一個不留!”
黎老湊近了身子,低沉說道:“主公,"霞"與"祝融之子"”
呂邦又邪笑一聲,說道:“不用咱們考慮,沒準"祝融之子"已經想了百十種法子要置"霞"於死地呢,你難道沒發現,"祝融之子"明顯不是自願來的,我不知道"霞"用了什麼法子,不過可以肯定,掛檀族一滅,這兩個勢力絕不會善終,到時候我們見機行事,扶弱製強或是漁翁得利,於我們都沒有壞處。”
“主公深謀遠慮,老朽佩服。時不我待,我軍還是儘早南下才好。”
“好!”呂邦手按在寶劍柄上,邁八步走出帳外,喝令全軍整頓,即刻出發收複國土。
頓時塵土飛揚,馬蹄聲起,半個時辰後,草原上帳篷數少了大半,地上扔下了不少碎裂的鍋碗瓢盆。
這幾日天怪的很,打了個哈欠的功夫,木子雲走出帳外,而雲空之上,又飄落下絲絲細雨,滴打在肩頭,壓得木子雲的心莫名的沉悶。他剛好望見了那支身著重裝而氣勢猛烈的軍隊,呂邦正騎著寶馬,揮著寶劍,對著自己的將士又一次喊完了慷慨激昂的口號。
雨下的大了,不時閃出了幾道白色的雷光,風匆匆把地上殘留著的火星吹滅,木子雲揉了揉眼睛,朝軍隊走了五六步,忽的又停了下來。
呂邦氣勢勃發地回頭問道:“黎老,怎麼不見天機關後剩餘的軍隊。”
“回主公的話,他們早早地供向了畧平城。”
“哦?誰下的命令?”呂邦怪異道。
“是老朽。”
呂邦皺了下眉頭,剛好有雨落進了他的眼睛,他嗬笑了聲,說道:“這麼多年了,還是黎老了解我啊。咱們隱忍了這麼些年,是時候了,黎老!隨我複辟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