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年底,工作頭緒有點多。
12月25日,曹清連安排了一個新年工作的研討會,讓每個中層乾部暢談對新年工作的思考,這一天黨委書記出差,他親自主持會議。
曹清連對這個會議很重視,想通過這個研討會和中層乾部們充分溝通思想,並從中受些啟發,為製訂新年工作規劃和確定哪些新舉措打個基礎。
會議進行到曹清連該發言講話的時候,辦公室主任馬宏亮走到跟前,在曹的耳朵旁小聲提醒:“站長,集團公司鄔總的秘書剛來電話,說一會兒鄔總乘坐d122次動車去北京,您看怎麼安排?”
很明顯,這新官鄔良是想讓站長親自接待和送車的。按正常程序,應該是集團公司辦公室通知車站貴賓室,貴賓室根據具體情況安排接待工作。
況且,按照常規,領導隻是進站坐車,並沒有檢查工作的任務,站領導是不用親自接待的。
可今天是鄔總的秘書直接通知了車站辦公室主任,這意思是明擺著的,就是想讓站長親自出麵。
上級領導乘車或下車,車站都要安排有乾部迎送,這是不成文的規矩,或者說就是一種習慣,領導嘛普遍都愛講究麵子。因此,過去,車站領導常常因迎送各級領導而占用了大量的時間。
以往這方麵,站領導似乎就像是賓館裡的“跑堂”的,凡是有頭有臉的領導坐火車來車站,一般都得笑臉相迎。從領導下汽車到上火車,或者是下火車然後上汽車,都是跑前跑後陪同到始終。
不過,自從曹清連當站長之後,定了一個原則:接待領導要適可而止,在儘量不影響車站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做到熱情禮貌周到。
在具體操作上,明確了在上級領導隻是上車下車的情況下,站領導如果工作繁忙,就不用親自接待,一般由車間值班乾部和貴賓室工作人員負責接待即可。如果站領導並沒有公務在身,則應由值班的站領導負責接待。
曹清連擔任站長之後,把這個接待工作的“原則”,專門向集團公司進行了報告,以免上級產生誤解,得到了領導們的充分理解和支持。
開明的領導心中很清楚,火車站的工作頭緒非常多,安全、經營和客服工作壓力很大,作為車站領導,如果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重點上,本末倒置難免會影響車站工作大局。
今天,車站的情況是在召開一個重要會議,難道為了接待鄔總而擱置會議嗎?
曹清連在腦子裡權衡了一下,很快便告訴馬宏亮:“你去代我接待鄔總,向鄔總解釋一下我們正在召開一個重要會議,領導暫時抽不開身,請他諒解。”
馬宏亮隨之離開會議室,研討會繼續進行。
曹清連開始講話。首先他對大家發言中的精彩部分進行了點評,然後,他就像談心一樣暢談了他對來年工作的諸多思考,使大家受到了不少啟發。
會議一結束,沒等曹清連詢問,馬宏亮便跟隨曹進了站長辦公室。
曹清連問了一聲:“怎麼樣?接待鄔總沒啥問題吧?”
平時非常大方的馬宏亮,臉色似乎有點不自然,曹清連立馬意識到了什麼。
馬宏亮不好明說,隻是說,有兩個兄弟單位的一把手都來站上送車了,與鄔總一起乘車的還有他的幾個朋友,人挺多的。
接著馬宏亮又小心翼翼地補充了一句:“據兄弟單位的人說,鄔總很在意麵子……”
曹若有所思地說:“哦,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馬宏亮離開站長辦公室後,曹清連猶豫了一下,然後給鄔良的秘書石磊撥通了電話,他沒有給鄔良直接打電話。
“石秘書,老弟好,你們辛苦啦…嗯,啊,我想和鄔總通個電話。”
隨後,就聽到了鄔良的聲音,鄔良對曹清連還比較客氣。
在曹清連解釋剛才正在開會,沒能親自接待鄔時,鄔的態度顯得有點特彆:“哪裡哪裡,曹大站長客氣了,鄂隻是坐車進京開會,完全沒必要勞您大架…”
鄔良最後一句話中的味道有點濃,給曹的感覺有一種彆樣的意味,讓曹聽起來很有點刺耳。
……
第二天,車站突然收到一份集團公司客運部下發的《情況通報》,內容是對神州車站站區臟亂差情況提出批評。
怎麼回事呢?原來鄔總發現了車站北頭道岔區有一些白色汙染,隨即讓秘書把情況轉告了集團公司客運部,責成客運部通報全集團公司,對神州車站提出批評。
琢磨著這份《通報》中格外嚴厲的詞句,曹清連心中既好氣又好笑。
他通過監控視頻回放,查看了頭天當時車站兩頭道岔區的環境,北頭是有兩個白色的塑料飯盒。又根據追蹤查看,那是上午一趟普通綠皮客車上的旅客丟棄的。在這之前,道岔區的環境乾乾淨淨,一點雜物都沒有。
為此,曹並沒有批評環衛車間,因為這不是環衛車間的錯。
火車站兩頭長年存在的白色汙染現象,一直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因為開行的老式綠皮車窗戶能打開,列車員管理有難度,凡是這些綠皮車通過車站時,總會有旅客隨意往車下亂丟棄一次性餐飲飯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