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席一開場,毫無疑問,按照慣例,自然是由這次宴請的主人——廖總先來說上幾句開場白,以拉開這場晚宴的序幕。隻見廖總滿臉興奮之色,站起身來先清了清嗓子,右手有點顫巍巍地端著酒杯,提著嗓門,有意撇著帶神州口音的通話說道:“諸位,今晚上我真的是感到格外高興和激動!因為我廖某人有幸能夠邀請到在座的各位貴客來此相聚一堂,這對於我而言,簡直就是無上的榮耀,也是各位給予我的極大麵子呀!尤其是能夠將來自北京的貴人匡老師,還有我多年的老友王總一同請來,這更是我廖某人三生有幸之事啊!所以呢,在此,我鄭重提議,咱們大家一起舉起這第一杯酒,不為彆的,就單單隻為感謝匡老師您在百忙之中還肯賞臉蒞臨,給足了我廖某人這個人情。來吧,讓我們共同舉杯,向我們最為敬重的匡老師敬上這滿滿的一杯酒!”
廖總的話音剛落,整個廳裡頓時響起一陣掌聲,而伴隨著掌聲,隻見他麵帶燦爛的笑容,目光注視在匡老師身上,然後毫不猶豫地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儘,儘顯豪爽之態。
緊接著,在場的每一個人也紛紛站起身來,昂首挺胸,動作幾乎整齊劃一,將手中的酒杯高高舉起,一仰頭便都清杯見底了。然而,這位匡老師原本並沒有要起身的意思,但當他環顧四周,發現所有人都因為自己和“東家”的熱情款待而站立起來時,他意識到如果此時自己繼續坐著不動,恐怕會顯得有些不給麵子。於是,最終還是勉為其難地緩緩站起身子,並且麵帶微笑,輕聲說道:“謝謝廖總,謝謝各位!”話音一落,也便毫不猶豫地將杯中酒一飲而儘,引得眾人紛紛叫好。
待大家重新落座之後,廖總微笑著向眾人示意可以開始動筷子品嘗美食了。說罷,他率先拿起桌上的公筷,十分客氣地先為匡老師和王總分彆夾了一道菜肴。
不過,此時此刻,儘管大家圍坐在同一張餐桌前,彼此之間卻仍顯得有些略微拘謹。每個人在動手“剪彩”各自麵前盤子裡的菜肴時,隻是小口品嘗,動作都顯得小心翼翼、彬彬有禮,似乎還未能完全放鬆下來儘情享受這場盛宴。
接下來,依照神州酒場上的一貫規矩和傳統,廖總再次笑嘻嘻地舉起酒杯,大聲說道:“來來來,咱們再乾一杯——不過這次咱們都不再站起來了啊……這第二杯啊,我們祝匡老師和王總本次神州之行開心愉快!收獲更多的……友誼!”話音還未落,眾人又是舉杯一飲而儘。
可是,因過於激動,當廖總說到最後一句卻出現了短暫的卡殼,而卡殼正好在“收獲更多”之後,“友誼”之前,此時這位匡老師的表情也隨著廖總的卡殼,出現了一次短暫的異樣變化,顯得很不自然。不過,隨著廖總最後說出“友誼”之後,匡老師瞬間就又恢複了微笑的表情。緊接著,廖總又領了第三杯,又來了一句令大家開心的話。就這樣,在廖總的引領下,連著三杯酒下肚後,原本還有些拘謹的場麵終於漸漸熱鬨了起來。
此時,大家也都不再像剛開始那般拘束了,在品嘗美味佳肴的時候,便開始大口吃菜,儘情享受著美酒美食帶來的滿足感。而今天的主角——匡老師,因為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貴客,因此,在座的人們並未遵循平日裡那種挨個“過關”喝酒的常規習俗,反倒是在廖總領完三杯酒後,一個接一個地站起身來,走向匡老師,向其敬酒表示敬意。
麵對大家的熱情,匡老師也漸漸開懷,放下本來的官架子,開始顯得十分豪爽大方,且來者不拒,笑容滿麵地與每一位前來敬酒的人輕輕一碰杯,然後也是仰頭一飲而儘。甚至當秘書想要替他代飲時,還果斷地擺了擺手,表示自己能夠應付得來。隨著一杯又一杯美酒入喉下肚,連續十幾杯酒過後,匡老師最初那故意端著、拿捏著的架子已然完全不見了。或許是酒精的作用,亦或是被現場熱烈歡快的氛圍所感染,此刻的他徹底放鬆下來,變得口無遮攔。
在大家一邊豪飲一邊東拉西扯了好一會兒之後,“做東”的廖總終於巧妙地將話題引導到了所謂的“正題”之上。隻見他又習慣性地清了清嗓子,身子右傾,然後開口說道:“匡老師啊,不瞞您說,我跟王總那可是多年來最鐵的好友啊!可以毫不誇張地講,我倆雖說沒有血緣關係,但這情誼比起親兄弟來還要深厚幾分呢!再說這位鐵路上的楊書記吧,他可是我關係特彆要好的老鄉呐!還有那位曹站長,也是我的好朋友!俗話說,朋友多了路好走嘛,這不,今天咱們能夠在這裡歡聚一堂,在座的各位可全都是好朋友啦,您說是吧?”
廖總的話音剛落,一旁的王總便連忙接過話頭說道:“可不是嘛,匡老師!廖總他可是我在神州這邊最為要好的哥們兒了。您從北京過來之前,我就已經跟您提過這事兒了。所以啊,從今天起,但凡廖總交代的事情,那就等於是我的事情一樣,咱們肯定得全力以赴去辦好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