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燕未友好互助同盟條約》中隻規定了未命名文明單方麵的軍事義務,燕山基地不需要承擔這一義務。
“邪神是所有文明之敵,我們龍國作為負責任的藍星大國,應當承擔起這一義務。”
第二條解釋就更加無法讓人信服了。
這種冠冕堂皇的東西從來都不會是真正的原因,它隻是‘師出有名’的理由罷了。
這一套,龍國人最熟悉。
“土澳基地有將近200萬龍國移民及其後裔,我們應當儘可能保護他們的安全!”
最後一條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
大多數的龍國海外移民還是愛祖國的。
在抗日戰爭時期,華人華僑出錢出物甚至出人,做出了很大貢獻。
在改革開放初期,同樣是海外華人率先回國創業,出錢出力支援祖國發展,同時也給那些猶豫不決的海外資本做了示範。
引導它們來華投資。
誠然。
絕大多數僑胞、外商並不是來做慈善的,他們是來賺錢的。
甚至有不少外商仗著龍國人不懂相關規則,趁機占了很多便宜。
但無可否認的是。
僑胞、外資對龍國的快速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除了道義責任外,現實利益也是重要考量!”
現場都是自己人,盛祈年也不藏著掖著。
“我們計劃以後勤補給、信息共享的方式參戰,這樣一來燕山基地既不需要承擔戰爭風險和人員傷亡,還能獲取經濟利益。”
“並且積累新時代新形勢下的戰爭經驗!”
這話一出,很多人立刻鬆了口氣。
“這個方法好,既能支援未命名文明與丘丘文明的戰爭,又能將風險降到最低!至於賺錢,倒是沒有太大必要。”
“我們可以派遣一支觀察團,近距離觀摩戰爭。”
眾人立刻變得‘好戰’起來。
“我們如何向丘丘文明宣戰?”
有人疑惑地問道。
盛祈年神色稍稍有些尷尬。
所謂‘宣戰’,其實隻有燕山、未命名文明知道而已。
說白了。
燕山宣戰丘丘文明,更多是在聲援未命名文明。
此舉最主要的目的並非上麵所說的那些。
而是深度綁定未命名文明。
他們希望在龍國基地遭受攻擊時,未命名文明能夠傾力幫助!
會議室裡都是聰明人。
大家很快就想到了這些。
片刻後。
對丘丘文明的宣戰決議被全票通過。
燕山基地當即用靈磁場廣播將這一信息發送出去。
“告原初大陸所有文明,自即日起,燕山基地對丘丘文明正式宣戰!”
“作為愛好和平、負責任的人族文明,我們對丘丘文明入侵人族土澳基地的行為感到不解與憤怒,對用活人祭祀邪神的行為表示嚴厲譴責,我們絕不容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