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想著,武酒從天而降,落在了城外。
‘成都’。
看著城門上古樸有力的兩個大字,武酒眼中浮起一抹笑意。
“想當初諸葛武侯六出祁山,薑維九伐中原,最終卻未能三興大漢。說不定,這位蜀王能克複中原一統全國!”
說著信步進入城中。
三年前,農民軍的兩位主要統領李定國與孫可望因政見不合發生內訌,後者狼狽逃走,歸順了南明弘光朝廷。
李定國則再次與明廷決裂。
自立為蜀王。
相對來說,他是四方勢力當中最注重發展科技的人。大權獨攬之後,他大力扶持煉鋼、紡織業,積極開拓對外貿易。
蜀地本就是天下聞名的紡織、礦業重地。
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天時、地利、人和。
工業化進程自然走在了全國前列。
隻不過。
眼下卻是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窘境,大量鋼材、紡織品積壓在倉庫中。
“殿下,不可猶豫了!”
“隻要拿下江南,我們不但可以得到大量的資源,還能將產品賣到這些地方。擁有了出海口,更是可以把商品賣到倭國、南洋和更遠的地方!”
蜀王府中,年輕的李定國正跟幕僚們商議一件大事:
出兵攻滅南明。
“不可!”
另一名幕僚激動地擺手。
“不管怎樣,弘光皇帝仍舊是天下正統。一旦發兵攻明,必將被天下英雄群起而攻之!”
“此乃腐儒之見!”
“弘光皇帝荒淫無度,各級官員腐朽不堪,至今甚至不願將糧種發給百姓。此等朝廷,怎配稱之為正統?”
“要不你去問問天下人?!朱家王朝氣數未儘,我們決不可當出頭鳥!”
…
眾人激烈地爭吵著。
無論是出於政治利益還是商業利益考量,攻滅占據江南的弘光朝廷都是一個極其誘人的選項。
然而。
卻也有著各種掣肘。
畢竟,北方還有高一功、李過的農民軍以及名義上仍舊歸屬明廷的黃得功部,四方勢力其實彼此實力差彆不大。
最終,一名頭發花白的老人結束了話題。
他站起身,緩緩說道:
“妄動刀兵,可曾問過酒天尊否?”
‘嗡~’
仿佛有一股肉眼不可見的能量掃過全場,偌大的殿堂內瞬間鴉雀無聲。
是啊。
當前的和平局麵來之不易,可以說是酒天尊一手促成,貿然動兵會不會引來天罰?
要知道。
在場的絕大多數人,包括李定國在內,可是親眼見過酒天尊誅殺張獻忠以及數千名曾經虐待平民的農民軍士兵。
想到這裡。
李定國突然心頭一涼。
他想起昨天的一個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