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成立作戰縱隊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因為張雲發現,隨著部隊再次擴編增加人數,之前快速升遷的野戰團長們,已經有些跟不上部隊擴張步伐。這些團長們在軍隊建設、士氣維持、戰場臨機決斷上尚且差了些火候,需要一些資深人士的場外指導。
這一方麵,張雲、劉長青、邢誌國都不算精通,但想來鐵三角這幾個老團長們應該是沒問題的。
因此,張雲打算讓丁偉、李雲龍、孔捷這三個紅軍老團長擔起更大的擔子,分彆擔任三個作戰縱隊的負責人,也能指點下這些新團長們。
考慮到這“晉西北鐵三角”畢竟不是跟著獨立支隊一塊發展起來的,反而是半路加入的乾部,為了防止張苗、老張等元老級團長們心中有情緒,他自然也有所布置。
詳細來說,就是由野戰1團、2團、獨立團、炮團1營組成第一作戰縱隊,由張雲親自指揮,孔捷擔任副手並做具體部署;野戰7團、8團、22團、炮團2營組成第二作戰縱隊,由劉長青親自指揮,丁偉擔任副手並做具體部署;野戰3團、9團、新一團、炮團3營組成第三作戰縱隊,由邢誌國親自指揮,李雲龍擔任副手並做具體部署。
基本上,每個縱隊作戰部隊約3萬人,擁有超過兩百門身管炮、超過400門迫擊炮、200餘輛卡車,還擁有適量的防空炮,可以視為一個解放後期的縱隊或者軍級單位。
當然,張雲、劉長青、邢誌國三人作為正太軍分區高層,需要在臨時指揮部、駐地等做戰略部署和後勤保障,三位老團長實際上就是三大縱隊作戰時的的最高軍事指揮官,指揮著縱隊開展作戰。
需要說明的是,作戰縱隊僅是一個為方便作戰指揮而設立臨時層級,不是正式級彆。
如今的獨立支隊和正太軍分區,雖然人數眾多兵力強大,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師級規模,但其實在編製上才是旅級單位,張雲也沒有權利能讓三個團長擔任副旅級或者旅級乾部,隻能臨時這麼安排。
不過,這樣安排也挺好,至少元老團長們心裡會更舒服些,在作戰時會更加配合老團長們作戰,等後續大家習慣了彼此的存在,說不定就可以轉為正式編製。
另外,不是總部壓著獨立支隊不提級,實在是八路軍編製有限。
要知道,129師平原根據地發展的部隊已經超過了30萬人,新編了數十個團,七八個臨時旅級單位。如果再加上新編386旅等,那129師總人數便超過了35萬人,至少相當於之前的五六個八路軍部隊,但是目前仍然是師級部隊。
沒辦法,國民政府不可能給編製,而八路軍目前又不合適脫離國民政府的名義統治自加編製,隻能設置各類臨時部隊稱號。張雲此時設立這臨時縱隊,沒毛病!
………………
在成立縱隊後,張雲打算發起的第二次忻口會戰戰役布局其實就很清晰了。
以孔捷一縱防禦忻口防線,直麵北麵之敵;以丁偉二縱防禦陽曲縣南側山口陣地,防禦太原之敵,同時隨時增援一縱戰場;李雲龍三縱則是放棄霍州阻擊前線,後退至山區,負責守衛晉中山區防線,威懾太原晉中地區鬼子,策應忻口戰場。
此外,新二團改為守衛團,專門負責霍州東側的山區防線防禦,以便可以幫助三縱隨時從晉中山區防線中解脫出來,機動開展野戰作戰,伺機再次進占晉中、臨汾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