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扔出香囊的那位黃衣女子,邁著輕盈而急切的步伐走上前去。
她微微嘟著嘴,對著李九齡嗔怒道:“公子,你既然接了人家的香囊,為何還要去接其他人的女紅呢?”
此時的李九齡一臉茫然,被六七個女子團團圍在中間。
他有些不知所措地撓撓頭,不知該如何回答,支吾著說道:“嗯……我能問問你們拋給我這些東西是何意嗎?
我初臨廬安城,對這裡的風俗實在是不太了解。”
黃衣女子便將此地的風俗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李九齡。
直到這時,他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手上拿著的這些都是定情之物。
李九齡低頭看著自己手上那六七個定情之物,臉上瞬間漲得通紅,尷尬地笑了笑,說道:“那……這些女紅之物,你們還是都拿回去吧。”
紫衣女子一臉訝異,帶著些許委屈地說道:“公子,難道我們幾個人當中,你沒有一個看得上的麼?”
李九齡滿含歉意地說道:“實不相瞞,在下心有所屬了,真的非常抱歉,請姑娘們拿回自己的女紅吧。”
話剛說完,李九齡突然感覺背後一陣發涼,他敏銳地察覺到這幾位女子心中似乎充滿了怨氣和殺氣。
他在心中暗暗嘀咕:好恐怖,這和趙師姐朝師姐生氣時簡直一模一樣。
一個一個眼含怒火,去拿李九齡手裡的女紅。
另一邊,李軼與蔡小競正在興致勃勃地猜著燈謎。
李軼文化水平有限,雖識得些字,但麵對這種文字遊戲,著實讓他犯了難,隻能依賴蔡小競的才智了。
兩人正專心猜燈謎之時,一道紅色身影悄然出現在他們身後。
趙紅菱看著他倆這般親密的模樣,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微笑,並未打擾,徑直朝前走去。
趙紅菱生得一副出眾的美貌,氣質也獨特非凡,那舉手投足間的韻味,吸引了眾多男性文人雅士的目光。
他們的愛慕之情在眼底流轉,目光緊緊追隨著她。
不少男士與趙紅菱擦肩而過後,竟又情不自禁地折返回來,默默地跟在她身後。
不一會兒,她的身旁便聚集了不少人,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景象。
無獨有偶,在河的對岸,李九齡也遭遇了和趙紅菱相同的情況。
這種被眾人簇擁、如眾星捧月般的感覺,讓趙紅菱覺得渾身不自在。
於是,她在一個擺滿精美麵具的攤子上,精心挑選了一麵花旦麵具戴在臉上。
而李九齡竟也有著同樣的想法,他選了一麵小生麵具戴上。
李九齡不經意間看到河對岸正在進行著投壺和射箭遊戲,心中頓時湧起一股強烈的欲望,很想去玩一把。
巧的是,附近正好有一座石橋可以通向對麵。
與此同時,趙紅菱也正緩緩地經過這座石橋,兩人就這樣毫無察覺地擦肩而過。
當他們各自走到石橋對麵時,都隱隱覺得剛剛那個戴麵具的人有些熟悉。
李九齡忍不住轉身回望,竟發現對麵那個身著紅衣的女子也恰恰在這時轉身看向他。
李九齡的目光觸及到對方那鮮豔的紅衣時,趙紅菱的身影竟不受控製地浮現在他的腦海之中。
而趙紅菱本想運用神識去感應一番對麵那個藍色衣衫的男子,但她突然想到此次是為了體驗凡間燈會的繁華,於是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李九齡則是打開折扇,用力地扇動著,試圖讓自己冷靜下來,心想:師姐這會兒應該已經回到九峰劍宗了,剛剛那定是錯覺。
兩人仿佛心有靈犀一般,都希望此刻能以凡人的身份儘情體驗這凡間的熱鬨盛景,於是他們就這樣錯過了見麵的絕佳機會。
李九齡轉身朝著投壺攤大步走去,趙紅菱則是租了一艘精致的遊船,在燈會的街道河道中緩緩穿梭。
李九齡在投壺攤前向攤主詢問規則,攤主熱情地介紹道:每人有十支箭,若是十支全中,就可以得到一枚拇指大小的精美定情玉佩。
隻見李九齡神色專注,拿起箭矢,手臂一揮,十支箭連續飛出。
圍觀的人群發出陣陣驚歎,那十支箭竟穩穩地全部命中目標。
攤主的臉上滿是驚訝與讚賞,隨即從攤位的盒子裡拿出那枚拇指大小的定情玉佩遞給李九齡。
他將玉佩緊緊握於掌心,腦海中頓時浮現出青玉古鏡的模樣。
緊接著,他暗自運轉真氣,附帶著淩厲的劍氣開始雕琢起來。
片刻之後,那枚玉佩已然被雕刻成了與青玉古鏡如出一轍的樣子。
李九齡伸手從儲物袋中取出先前係在青色玉佩上的繩子,然後將其係在了這枚剛剛雕琢好的紅色玉佩上。
然後,他便又悠然地繼續逛起燈會來。
逛了一會兒,他的目光忽然被兩個熟悉的身影吸引。
此時,李軼和蔡小景正站在一個捏糖人的攤位前,興致勃勃地看著攤主靈巧地擺弄著糖稀。
李九齡心中不禁思忖起來,這兩人既然在這裡,那剛剛戴著麵具的紅衣女子極有可能就是趙師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