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大房搬走了,家裡終於清淨了,二房三房包括沈老太都很開心。沈老太擔心大房會報複三房,沈老三卻說不用擔心,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管他是人是鬼,隻要敢欺負他們,就要承受他們家的報複。
老沈家分了家,家裡有了很大的改動。
首先是沈明珠家裡,她們家請人在分到的右邊宅基地新起了幾間房,前麵蓋了一個大院子,新院子的大門就是她們家的大門。
至於原來養牲口的院子被她們拆了,變成了新房子的前院。
沈明書依舊住在現在的房子裡,沈明珠和沈明玉搬進了新房子。
沈明珠和沈明玉各住新房子的東西三間廂房,新房子的堂屋則是他們一家吃飯會客的地方。
堂屋兩側的房間做成了套間,一套作為沈老三夫婦的臥室和洗漱間,堂屋右邊主臥旁邊也是套間,主臥旁邊的套間作為沈明珠和蘇氏的繡房。
堂屋左邊的套間外間是沈老三的待客室,裡間則是沈老三的書房。
沈老三原本想在後院給沈明珠建一個閣樓,被沈明珠拒絕了,她現在還小,不需要單獨的院落。
新院落離著老沈家分的房子隻隔一麵牆,中間開著一道門,平時進去也方便,沈明書依然住在他自己以前住的房間,至於沈老三他們以前住的臥室,則留給沈老頭兩夫婦。
沈老頭和沈老太雖然分給三房贍養的,他們以後要跟著三房,但他們現在單獨住,各過個的。
至於牲口棚,則搬到了二房分的宅基地上麵。
三房沒有蓋牲口棚,出了蓋牲口棚的錢,在二房的土地上。
家裡的牲口本來就是二房喂養的時間多,現在分家了,沈明珠她們都有自己的事情做,沒有人去照料牲口,就跟二房合計。
三房出錢,二房出地,兩房牲口合在一起,以後由二房喂養,三房找路子銷售,賣牲口的錢,二房分七成,三房隻分三成。
對此,二房兩夫婦覺得自己家分多了,一直不同意,還是沈老太拍板,二房才同意。
沈老二他們明白這是三房在照顧他們,更加感恩三房。
一直因為分家之事難過的沈老頭見兩個兒子建房子,又見兩個兒子這麼團結,心裡的那團鬱氣也消散了很多,整天跟個監工似的在工地轉悠,幫助二房和三房監工。
為了感謝村長和族老為分家的事操心,沈明珠專程去縣城買了一些肉,打了幾斤酒給他們送去。
對此,沈老頭感歎,自己的小孫女在人情世故這方麵比他能乾得多,他要向小孫女學習,不能像以前一樣孤傲。
沈明珠不好意思地跑回了自己的院子,整理一下原身的記憶,覺得很不可思議,沈老頭原來竟然這麼不懂與人打交道的嗎?
人家幫忙,給人家送禮,那不是應該的嗎?
隨即,沈明珠失笑,老沈家多年以來被大房搜刮,自己都吃不飽飯,哪來的錢去感謝彆人?
沈明珠感歎道:“還是要有錢啊!有錢才是大方的資本,沒錢,自己飯都吃不飽,哪裡來的人情世故?”
她認為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也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如果在人情世故上太吝嗇,會沒有人願意幫忙,太大方,自己又會吃很大的虧,所以,這是一項學問,要好好掌握分寸。
沈家這幾天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二房和三房都已經分開過。
沈家兩老住前院原來的房間,就連做飯,都是分開做分開吃。
現在老沈家被分成了三家。二房、三房、兩老都分開過日子。
對此,二房鐘氏這幾天都笑吟吟的,心中歡喜,更是享受現在這種自己當家做主的感覺。
至於三房吃飯的問題,本來是沈明珠做的,但每天讓她在家做飯,她真是受不了,後來沈老太看不過去,就跑過來幫忙做飯,兩老就和三房一起吃飯了。
沈明珠在家的時候也會和奶奶一起做飯。
至於蘇氏,她無論前世包括現在這具身體的原主人,都不會做飯,蘇氏每天都在刺繡,更沒有做飯的天賦,進廚房幫了兩天忙就被沈老太攆走了。
讓蘇氏幫忙做飯,那就是在幫倒忙。
沈老太做的飯很好吃,三房又舍得買食材,不說每頓都是白米飯,頓頓都葷素搭配,就連調料都一大堆,加上沈老太做飯的好手藝,養得三房眾人都胖了一圈。
沈老頭躺在院子裡的躺椅上,一手拿著一本書消遣,一手輕輕撫摸著圓滾滾的肚子,彆說有多愜意。
他不由感歎道:“這才是人過的日子,我前麵幾十年都白活了。”
沈老太剛好端著一盆李子經過,遞給他兩個耙李子,嗔道:“你才知道啊!”
沈老頭放下書,接過李子,咬破李子皮,吸溜一口耙李子的水,笑道:“我才知道我媳婦做飯的手藝這麼好,你是想把我喂飽?”
沈老太看著笑吟吟的沈老頭,腦中沈老頭的笑容模樣和前世的丈夫重合在了一起,眼中閃過濕意,跺了跺腳,嬌嗔地說了句,“老沒羞的。”就往新院子走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