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後……
族人已經早在用上了爐子,不管是用它燒水,取暖,做飯等等,都可以用到它。
並且每家每戶都用的不亦樂乎,一早一晚天氣涼時,已經燒起來了木炭。
當然,有了爐子將煙通向山洞外,燒普通木柴也是行的。
……
但這幾日最大的事兒就是——今日第一批陶罐入燒爐!
一天前,桑恬將完全自然乾燥後的陶罐放入烤箱或窯爐中進行燒製。
……
桑恬先將第一批晾乾的陶罐放入窯中,關緊燒爐門。
點燃物是木炭。
木炭很快升溫至200c左右,在保持12小時後,陶罐中的水分大部分蒸發。
在密閉空間裡,木炭的加熱,將會使爐內繼續升溫至800c左右。就這樣保持23小時,使陶罐中的黏土充分燒結。
當陶罐在800c左右保溫12小時後,陶罐的結構更加穩定,結實耐摔。
但一定注意,溫度不能過於太高!不然會影響到陶罐的質量。
而且在陶罐燒製過程中,不管是溫度上升,還是溫度下降,都要避免急冷急熱!必須是逐漸升溫,慢慢降溫!不然急冷急熱會導致陶罐破裂!
所以每隔一會兒桑恬就會把壁門開一下。
這個時候的陶罐已經完全成型。
爐內的木炭也已燃燒殆儘。
這時候要做的就是讓陶罐自然冷卻至室溫。
最開始還是不要立刻開窯門,等過兩三個小時再打開窯門加快冷卻速度。
時間,是最好的印證!
……
冷卻時間的長短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陶罐的大小、形狀、厚度、燒製溫度以及冷卻方式等。一般來說,冷卻時間需要在數小時到數天之間,以確保陶罐能夠緩慢而均勻地冷卻。
因為做的陶罐都是日常用的,比較小。體積太大的陶罐散熱慢。
厚度在製作時桑恬都是親自監管著。
太厚或太薄的,都要重新製作!因為較厚的陶罐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冷卻,因為熱量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從內部傳遞到表麵。
而且這第一批的陶罐隻有二十來個。
所以在場的全是普通厚度的陶罐。
並且燒製溫度越高,冷卻時間就越長。這是因為高溫會使陶罐內部的結構發生變化,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恢複。
桑恬在燒製過程裡已經嚴格控製了溫度過高的問題。所以這個點就不用再管了。
在冷卻五小時後,桑恬使用人工乾預降溫的方法。
族人一股腦往窯裡扇風。
扇風和水冷卻等強製冷卻方式都能用,但要注意不要過度冷卻,以免導致陶罐變形!
……
距離冷卻時長,已超過十二個小時!